抗日戰爭前,國民革命軍八路軍原是廣東地方軍閥軍隊(李舊部),陳任八路軍總司令,下轄115師、120師、129師三個師,均屬東北軍。Xi事變後,蔣介石試圖削弱東北軍。三個師都被找借口裁掉了,職稱都被撤銷了。紅軍改編八路軍時,國民政府軍政部長何提議將這三個稱號授予八路軍。
新四軍名稱的由來:
1937抗日戰爭爆發後,根據中國* * *產黨與國民黨當局的協議,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廣東等省(除廣東瓊崖外)的15遊擊區於10年改編為新的國民革命軍。
擴展數據
八路軍和新四軍的區別;
八路軍和新四軍都是早期工農紅軍逃出來的,是我黨的直屬部隊,是我黨抗日戰爭的主力隊伍。原來我們黨的紅軍戰鬥力壹部分分布在華北,壹部分分布在華南。這些紅軍部隊被分散成許多小分隊,在中國南北與國民黨軍隊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抗日戰爭爆發後,我黨為了統壹戰線,與國民黨進行了合作。
其中華北工農紅軍由國民黨改組,名義上由國民黨管理,實際上仍由我黨控制。當時,這些工農紅軍被簡稱為“國民革命軍八路軍”,共有4.5萬人。
雖然後來國民黨把八路軍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軍”,但我黨已經習慣了這個稱呼,所以平時還是自稱八路軍,人民也是這樣。
八路軍起初由朱鵬兩位元帥指揮,主要在華北敵占區開展遊擊活動。八路軍如燎原之火,越燒越大。
到抗日戰爭結束,內戰爆發,八路軍已經從4萬多人擴大到近90萬人的龐大軍隊,成為我黨真正的主力軍。雖然1946年八路軍的名稱改為了人民解放軍,但是八路軍的名稱已經習慣了,所以壹直拖著,直到1948年才真正把全軍改名為人民解放軍。
當時的江南遊擊戰爭叫新四軍,是由我黨分散在南方的工農紅軍改編而來的。和八路軍壹樣,在抗日戰爭開始後,名義上屬於國民黨的編制。這些部隊被國民黨統壹,成為新四軍,全稱為國民革命軍新四軍,主要由我黨控制。
新四軍壹開始只有壹萬多人,在江南與日軍展開了激烈的遊擊戰。與八路軍不同,新四軍的武器更先進。在得到國民黨部隊的支援後,軍服和裝備都上了壹個臺階。
抗日戰爭結束後,新四軍的人數也急劇上升,從1萬人上升到30多萬人的龐大數字。和八路軍壹樣,在內戰後期改名為人民解放軍。
百度百科-八路軍
百度百科-新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