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四庫全書分為哪四類?

四庫全書分為哪四類?

《四庫全書》分經、史、子、紀四部。《四庫全書》的全稱是《秦鼎四庫全書》,在《四庫全書目錄》中有兩種書。壹種是收錄了《四庫全書》全文,另壹種是由於種種原因沒有收錄全文,只記錄了標題。乾隆曾評價《四庫全書》:“止存標題,收為目錄,以示右文之盛。”

《四庫全書》簡介

《四庫全書》全稱《秦鼎四庫全書》,是清代乾隆年間編纂的大型叢書。在清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紀昀等360多名高級官員和學者編纂,3800多人抄寫,歷時十三年編纂而成。分為經、史、子、紀四部,故名“四Ku”。根據《文錦閣集》,* *載書3462種,其中79338卷(相當於《永樂大典》的3.5倍),36000余卷,約8億字。

初稿完成於乾隆四十七年(1782),完成於乾隆五十七年(1792)。乾隆皇帝下令將七本《四庫全書》藏於全國各地。前四冊分別保存在故宮文遠館、遼寧沈陽文水閣、圓明園文遠館、河北承德金文館,即所謂的“北四閣”。這三個復制的部分分別保存在揚州文慧館、鎮江文宗館和杭州溫嵐館,也就是所謂的“南三館”。

《四庫全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對中國古典文化進行了最系統、最全面的總結,呈現了中國古典文化的知識體系。《四庫全書》堪稱中國傳統文化最豐富、最完整的集成著作。中國的文學、歷史、哲學、科學、工程、農業、醫學,幾乎所有的學科都能找到源頭和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