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歷史文化是怎樣的?

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歷史文化是怎樣的?

廣西主要包括以下七種歷史文化:

以甑皮巖遺址為代表的史前人類文化;以靈渠為代表的古代軍事水利文化;以桂海碑林為代表的摩崖石刻和山水詩文化;以靖江王宓和陵墓為代表的明代藩王文化。

以西南戲劇展為代表的抗戰文化;以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舊址、紅軍長征突圍地湘江烈士紀念園為代表的中國革命文化;以李宗仁官邸故居、徐悲鴻故居為代表的名人故居文化。

廣西素有“歌海”之稱,主要有壯族的三月三歌市、瑤族的達奴節、苗族的花山蘆笙節、仫佬族的走坡節、侗族的花炮節和獨具特色的油茶,其中以農歷三月三的壯族傳統歌會最為盛大。

1985年自治區人民政府將“三月三”歌會定為文化藝術節,後演變為廣西國際民歌會,1999年改為南寧國際民歌會。11每年在南寧舉辦,吸引了國內外眾多民歌愛好者。

2016年7月5日,中國廣西左江花山巖畫藝術文化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到2016年7月,國務院和自治區政府批準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140多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柳州、桂林、北海,還有很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擴展數據:

廣西的日常飲食以清淡為主,但南北也有壹些變化。廣西東南部的玉林、梧州、賀州、南寧、北海、欽州等地以清淡為主,北部的柳州、桂林等部分地區有辛辣的習慣。

由於廣西的地理環境,其早期飲食養成了吃米飯和蔬菜、鹹菜、喝茶、喝酒等習慣。其中以南寧老友粉、柳州螺螄粉、欽州豬腳粉、桂林米粉、方城牛腩粉、梧州甲魚醬、巴馬香豬、賓陽白切狗、賓陽酸粉、玉林牛八、玉林餛飩、玉林酸料以及各地的米粉、切粉、濾粉為代表。

桂劇是廣西主要的地方劇種,流行於桂林、柳州、河池、梧州、賀州等地,並流傳到湖南南部和廣東西北角。

百度百科-廣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