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遺址位於中國四川省廣漢市西北部鴨河南岸。它的發現始於當地農民嚴道成在1929挖溝時意外發現了壹個玉器和石器的坑。1934年春,華西大學博物館館長葛和助理林明君組成考古隊,由廣漢縣縣長羅玉蒼主持,在顏發現的玉器石器附近進行了為期10天的發掘,收獲頗豐。
三星堆遺址位於中國四川省廣漢市西北部鴨河南岸。南距四川省省會成都40公裏,東距廣漢市7公裏。這是壹個由許多古代文物組成的巨大遺址群。1988+10月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考古學家將該遺址群的文化遺存分為四期,壹期為早期堆積,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二期至四期屬於青銅文化。該遺址群的年代為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代末期、周初,延續了近2000年。
三星堆遺址的發現始於當地農民嚴道成在1929挖溝時偶然發現的壹個玉器石器坑。1931年春,廣漢縣英國傳教士董聞訊後,找到當地駐軍幫助宣傳、保護和調查,並將收集到的玉器交給美國人開設的華西大學博物館保管。根據董提供的線索,華西大學博物館館長葛和助理林明軍於1934年春組成由廣漢縣縣長羅玉倉主持的考古隊,在顏發現的玉器附近進行了為期十天的發掘。發掘豐富。根據這些材料,葛編撰了《漢州發掘簡報》。
時間線:
1929年,三星堆遺址的發現始於當地農民嚴道成當年挖溝時偶然發現的壹個玉器石器坑。
1980年至1981年間,清理出新石器時代遺址遺物殘片,出土標本數萬件,三星堆文化因此得名。
1982和1984年,考古人員分別在三星堆遺址西南方向和西泉坎遺址進行了兩次發掘,發現了最新的三星堆遺址遺存。
65438年6月至0986年7月,三星堆兩個祭祀坑相繼出土,大量獨特精美的文物吸引了國內外學術界對西南古蜀文明的關註。
1988年,國務院獨立組織評審三星堆遺址,當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從1989到1995,三星堆工作站先後6次嘗試挖掘三星堆外土脊,摸清了人工城墻的性質,圈定了三星堆古城的面積,面積為3.6平方公裏。
1992,三星堆博物館奠基。
1993年5月,三星堆文物在瑞士洛桑奧林匹克博物館展出。雖然只有壹個,但在瑞士和歐洲引起了巨大反響。之後,歐洲國家頻繁邀請三星堆珍寶到歐洲展出。
1997年,三星堆博物館建成開館,其基本陳列獲當年全國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
2002年,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神樹和章被列入第壹批禁止出境文物目錄。
2012至2015,三星堆考古發現管青山壹大屋基址及多段城墻重要文化遺存,三星堆古城墻被圍。
2065438+2009年4月,四川出臺《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實施意見》,三星堆、金沙遺址聯合申遺成為壹大亮點。
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遺址考古工作新發現的6個祭祀坑已出土500余件重要文物,其中3個坑中發現象牙。3月21日,三星堆考古繼續進行,從4號坑完整提取出壹根重100多公斤的象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