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七年級地理電子書第壹冊七年級地理書第壹冊

七年級地理電子書第壹冊七年級地理書第壹冊

七年級地理書學習內容的智慧來自於勤奮。現在給大家分享壹下七年級地理書第壹冊的壹些內容。來和我壹起看看吧。

七年級地理上冊(1)陸地和海洋的變遷

(1)表面形態變化:

外力:風、流水、波浪、生物的作用。

內力:地殼運動、地震、火山爆發。

(2)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假說。

(3)板塊構造理論:(P37圖2.19)

a、全球巖石圈由六大板塊組成;b、板塊在動;

c、板塊內部相對穩定,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火山地震多。

(4)世界上兩大火山和地震帶:環太平洋火山和地震帶。

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5)解釋印尼海嘯的成因:

位於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

七年級地理書第壹冊(2) 1,日、月、年平均氣溫,氣溫日,年變幅,年降水量:(查算)(P51)。

▲日平均溫度=壹天中不同時間測得的溫度值之和?頻率

▲月平均氣溫=壹個月中各天的日平均氣溫之和?壹個月中的天數

▲年平均氣溫=壹年中各月月平均氣溫之和?12

▲氣溫日較差=當天最高氣溫和當天最低氣溫。

(陸地日最高氣溫壹般出現在14,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氣溫年較差=月平均氣溫最高值和1月平均氣溫最低值。

(北半球陸地上最熱的月份是7月,冷月最熱的月份是1;海洋比陸地晚壹個月,分別在8月和2月。南半球則相反)

▲年降水量=月降水量之和。

2.溫度曲線和降水直方圖:要求能夠繪制和閱讀圖形進行分析(教材P51和P55中的活動)。

3.世界氣溫和降水的分布規律;

▲世界溫度分布規律:

(1)低緯高溫、高緯低溫的緯度因子(從赤道到兩極溫度逐漸降低)

(2)在同壹緯度帶,夏季陸地溫度高於海洋溫度;冬天則相反。海陸因素

(3)在山區,海拔越高,溫度越低。每升高65,438+0,000米,氣溫下降60度,地形因素。

▲全球降水分布規律:降水類型主要有對流雨、地形降水和鋒面雨。

(1)赤道附近降水較多,極地降水較少。緯度因素

(2)北回歸線兩側,大陸西海岸降水較少,大陸東海岸降水較多。

(3)在中緯度地區,內陸地區降水較少,沿海地區降水較多。海陸因素

(4)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地形因素

七年級地理上冊目錄(三)1。世界人口:

1,世界人口:0999年65438+60億;現在人口每年增加約8000萬。

世界人口增長與分布特點:以1800為界,世界人口增長分為三個階段,經歷了緩慢增長和快速增長,目前仍在以較快的速度增長。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

2.世界人口增長:非洲是人口增長率最大的大陸,歐洲是人口增長率最小的大陸。

亞洲是每年人口增長最多的大陸。

人口自然增長率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反映人口增長的速度。

亞非拉國家人口增長快,歐美國家人口增長慢甚至負增長。(40頁)

3.世界人口分布

(1)人口密度:人口密度反映了人口地理分布的密度,以每平方公裏人口數表示。

這個地區的總人口是多少?區域的總面積。

(2)人口密集地區:

世界人口集中在中低緯度的沿海地區。

世界人口密集區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東部。

(3)人口稀少的地區:

幹燥的沙漠、寒冷的極地、高山高原和濕熱的熱帶雨林不適合人口長期居住。

4、世界人口問題:

(1)快速增長帶來的問題:糧食短缺、森林砍伐、草原超載、生態惡化、水資源短缺。

(2)增長緩慢帶來的問題:人口老齡化,勞動力資源不足,國防力量不足。

(3)人口遷移帶來的問題:交通擁堵,治安惡化,水資源短缺,就業困難。

5、正確的人口觀:

世界人口不可能無限制地增長。人口增長要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二、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及其主要分布區域

種族:根據人類體質的特點,世界上的居民分為白、黃、黑種人。

分發:

黃種人主要分布在東亞,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紐特人也屬於黃種人。

白人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大洋洲、北非和西亞。

黑人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

世界上的居民,分布最廣的是白色人種,最小的是黑色人種。

從地理分布上看,從赤道到極地,人逐漸變淺,這與各地的太陽輻射強度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