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桂花、桃花、梅花、荷花、竹子、杏花、梨花、松柏、柳樹、菊花、蘭花是哪個朝代開始種植的?

桂花、桃花、梅花、荷花、竹子、杏花、梨花、松柏、柳樹、菊花、蘭花是哪個朝代開始種植的?

宋代《桂花》記載:“月圓花正,花必損,月必失。須知天地萬物與清秋同時”,指出了其開花的基本規律:即農歷八月十五月圓時,桂花盛開,半個月後花衰月短。

桂花在中國栽培歷史悠久。桂花在舊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65438年+公元前0年)的文獻中首次被提及。

桂花葉

山海京南山景,人稱“搖曳山滿月紅”。屈原(公元前340 ~ 278)的《楚辭九首》也有:“扶北鬥飲桂漿,信義車系桂旗”。從漢代到魏晉南北朝,桂花已成為名貴花卉和精美貢品。漢初傳入皇宮鉗園,獲得成功。唐宋以來,桂花種植開始流行。到了唐代,文人種桂花非常普遍,吟誦桂花也就蔚然成風。宋的《靈隱寺》詩中有壹句名句“桂在月中,香雲飄外”,所以後人也稱桂花為“天香”。唐宋以後,桂花被廣泛用於園林栽培和欣賞。元代倪瓚的《桂花》壹詩中有“桂葉黃昏色,秋光影淡”壹句,表現了窗前種桂花的情形。民間栽培桂花始於宋代,盛於明初。中國歷史上五個桂花產區都是在這裏形成的。

中國的桂花於1771年經廣州、印度傳入英國,此後在英國發展迅速。現在歐美和東南亞很多國家都有栽培,尤其是地中海國家。

桃花《千金方》載:“桃花三朵,空腹飲,纖腰”。《名醫阿別錄》載:“桃味苦,性平,能控濕氣,利小便,解三蟲”。中國的古人很早就意識到了桃花的美容價值。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說桃花有“使人氣色好”的功效。

中國古美源遠流長,其中以楚美、晉美、梁美薇、唐梅、宋梅為代表,有五種古美理論。

楚梅:在湖北沙市的張華寺。據說是楚靈王種的。距今已有2500多年,堪稱最古老的古美。

金梅:在湖北黃梅的江心寺。據說是東晉名僧智敦所植,距今已有1600多年。冬末春初梅開二度,稱為“二梅”(還有壹種說法是因為整個花期持續冬春兩季,所以命名為二梅)。原木已經枯萎,現在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新枝。

梁美薇:在浙江天臺山的國會山。相傳為佛教天臺寺創始人的弟子關定大師所植,距今已有1300多年。

唐梅:現在有兩種叫“唐梅”的古美樹。壹種在浙江潮汕唐明的院子裏,據說是唐朝開元年間種的。壹件在雲南昆明的黑水寺,相傳是道安僧人在唐開元元年(公元713年)所植。

宋梅:在浙江潮汕的寶池寺。壹般來說,梅花有五個花瓣,但這棵宋梅植物有六個花瓣,這很不尋常。

梅是中國特有的傳統花卉和水果,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根據上述古籍中的記載,李子在古代是用來代替奶酪作為調料的,是祭祀、烹飪、饋贈等不可或缺的東西。至少在2500年前,野生李子被引進並馴化,使之成為家李——果李。1975年,我國考古學家在殷墟發現了商代青銅鼎中的梅坑,說明早在3200年前就有人將梅子作為食物食用。觀賞梅花的興起始於漢初。《西京雜記》載:“漢初建林園,遠獻異樹,有朱梅,婚中梅。”這時候觀賞性和觀賞性都比較強的梅花品種,可能屬於蔣梅和關粉兩種,在梅花的壹側撒上壹層腮紅。西漢末年,楊雄寫《蜀都賦》說:“櫻花、梅花、玉蘭樹皆用。”可見,梅在大約2000年前就已經作為園林樹種用於城市綠化。

大約壹億年後的蓮花,原始人類開始出現。人類為了生存,采集野果充饑,很快發現這種“蓮花”的野果和根節(即蓮子和蓮藕)不僅可以食用,而且香甜可口。

古植物學家任旭教授40年前在柴達木盆地發現了荷葉化石,距今至少6.5438億年。1973年,在浙江省余姚縣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文物中發現了荷花的花粉化石。同年,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河南省鄭州市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了兩顆碳化蓮子。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古人吃的蔬菜大約有40種,蓮藕就是其中之壹。《語經》中有壹句“腮裏的愛荷華”,意思是說,祖國大地上凡是有沼澤水域的地方,都生長著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