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名人堂
成都名人司馬相如司馬相如(?~前117)西漢辭賦作家。字長青,壹條小狗。成都人。景帝是吳起的正式仆人。他在梁孝王做客,與鄒楊、梅成、晏幾道交了朋友。其作品《子虛賦》、《商》受到武帝賞賜,拜為中郎將,並奉命在西南建功,後為孝園令。因病在家中去世。他的著作還有散文《余巴蜀令》、《難蜀長者》、《範姜篇》,明代編著《司馬文遠集》。楊雄·楊雄(53 ~ 18)西漢時期的詞人、哲學家和語言學家。詞雲。成都人。我從小就喜歡屈原和司馬相如。他的《甘泉》、《羽獵》、《長林》、《河東》四首賦詩,被諷刺為帝王宮闈,耽於狩獵,普遍模仿子胥、上林,具有諷刺意味。還有其他作品,如《蜀都賦》《朱貧賦》。前者是現存最早的以杜毅為題材的作品,後者描寫了他家庭的貧困和他欲窮千裏的誌向,在漢賦中有壹定的地位和影響。晚年著有《法眼》、《太玄》、《方言》。昌常璩曲(?~ 361)東晉歷史學家。有消息稱。成都崇州人。出生在壹個大家庭,他學習藝術,擅長寫作。十幾歲的時候,我看了全世界的遺書,都挺負面的。在漢代李、時期,他擔任史官,根據官方文獻撰寫了《良治二州地理》、《巴漢誌》、《蜀誌》、《南中誌》等多部著作。漢朝滅亡後,桓溫在成都招賢納士,昌渠被授予參軍之職。然後到東晉都城建康(今南京),在存放檔案和書籍的秘閣工作。鑒於《史記》中描寫西南地區社會歷史的著作很少,東晉朝廷又比較重視原族,歧視蜀人,他廣泛搜集資料,結合自身經歷寫成《華陽國誌》,因其資料新穎可靠、敘述得當、辭書考究而成為享譽海內外、影響深遠的歷史巨著,也是我國最早的地方誌專著。薛陶(768 ~ 831),唐代女詞人。文字泛濫。原籍長安,幼年隨父入蜀,後為妓。自幼天資聰穎,能寫好詩,與當時的詩人元稹、白居易、劉禹錫等齊唱。有詩,已失傳。後人整理了薛濤的詩。她壹生淒涼,壹生悲痛。後人緬懷她,同情她的不幸,於是在她家舊址建了壹些亭臺樓閣,名為“望江樓”。歐陽炯歐陽炯(896 ~ 971)五代後蜀詩人。成都雙流人。前蜀王彥是中書舍人,後又在做官。現存詞40余首,見於《花間集》、《尊前集》。《華序》在中國文學史上有壹定的影響。黃全(903 ~ 965)宋初畫家。這個詞就是大叔。成都人。年輕時因畫而得名,特別擅長畫鳥。我與江南的徐希並稱為“黃旭”,“黃家富,徐希野”,可見兩者畫風的差異,從而形成五代花鳥兩大派別。黃權是前蜀官學和後蜀官學的高級官員和古代學者。到了宋朝,他被任命為太子左贊善的大夫。除花鳥外,他還擅長畫人物、山水、墨竹、龍水等。他的兒子黃聚才繼承了父親的繪畫風格,尤其擅長花鳥畫。他留存下來的作品有《山鳥帶刺雀圖》,栩栩如生,氣勢磅礴。因此,在宋初的翰林畫院中,黃父子的畫風具有壹定的代表性和權威性,他們的畫風體系被作為評判畫風優劣的標準。王太(1019 ~ 1087)北宋大臣、學者。王禹這個詞。成都雙流人。進士出身,被判揚州,被召至集賢書院,升翰林學士,任學士。英宗在位期間,也曾在明太祖殿修學士。神在門派時,移至學士處。熙寧三年(1070),參議政事。九年間,我進入了同校的平章大學和集賢堂。元豐五年(1082),拜尚書為仆侍郎。從參政到宰相,我壹事無成,只怕老天要用司馬光。好文章,宮廷禮儀多過其手。《華陽集》作者。吳鎮的生卒年還有待考證。北宋歷史學家。字挺貞。成都人。我曾經知道周樹(今重慶縣)。著有《糾正新唐書謬誤》、《五代史謬誤》等。他的20卷《糾正新唐書錯誤》對《新唐書》的誣告有400多條,在中國史學史上占有壹席之地。寫壹個生死測試要花很多時間。元代歷史學家。成都雙流人。金石出生了,他被授予郭子的助教。他以前是漢中的低成本訪問大使,後來調到重慶當總經理。著有《民族譜》、《器物譜》、《錢幣譜》、《歲華李稷譜》、《成都誌》等。楊慎楊慎(1488 ~ 1559)明朝進士。字永修,名盛安,是明朝大臣楊廷和的兒子。成都新都人。鄭德狀元,翰林院編。嘉靖三年(1524),因議“大禮”被貶雲南。他的作品相當豐富,包括《聖安集》、《全書·文藝誌》、《陶青樂府》等。,以及其他許多詩歌流傳於世。謝朝恩謝朝恩(?~ 1841)清朝將軍。成都人。道光十四年(1834)任江蘇狼山鎮連長,後從巡撫伊利布駐鎮海。1841年,英軍入侵鎮海,謝領兵奮勇反擊。而駐守城外的提督俞步雲,不戰而逃,因此敗走,被大炮打死。卓卓(1781 ~ 1855)是清朝的壹位大臣。壹個字袁靜,壹個字範海。成都雙流人。嘉慶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曾任山東道監,內閣大學士,兵部、戶部、吏部尚書,都察院左都禦史。他任職五十余年,在整頓吏治、水利建設、培養人才、提高政治等方面都有不少建樹。1840年任內閣學士兼兵部尚書。鴉片戰爭初期,《尚書》要求嚴禁鴉片。1855在任內去世,清廷賜太子太保爵位。吳兆玲吳兆玲(1826 ~ 1915)教育家。宋生這個詞。成都大邑人。道光進士從國子監中選了庶吉士,授編修、講學、講學學士。作為長期教師,曾在瓊州書院、成都錦江書院、尊經書院講學。單仁多年來培養了很多人才,有“天下院士皆後輩,川內名家皆半生”的美譽。工書法,好詩詞。著有《石塘藏書》、《石塘詩話》等。,並在直隸與董毅清等人合編《綿竹誌》。張申義張申義(1846 ~ 1921)語言學家。成都人。著有《續方言新編》、《方言別錄》、《蜀方言》等,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周達聖周達三(1856 ~ 1922)版目錄學家。名曰永德,字達三。成都人。他的父親和父親經營著壹家書鋪,先後開了上猶堂和九思堂,卻不幸毀於大火,家財雕零。他師從父親的徒弟王樹齋的書鋪,刻苦鉆研版本目錄學。師從名師苗,學識進步很大。受王樹齋委托後,主持生意50余年,以經營有方聞名四川。張之洞先後資助校對了許慎的《說文解字》、吳唐的《朝鮮詩傳》和《杜氏經全》。校對圖書100余種,在版本目錄學上有較高造詣。晚年任成都總商會會長、仲裁處處長。他死後,廖繼平為周大三先生撰寫了墓誌銘。武玉·武玉(1872 ~ 1949)是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之壹。原名姬川,號永寬,字子陵。成都新都人。早年進入成都尊經書院學習經學。戊戌變法後,轉而研究西方社會政治理論,成為“成都學新詞先驅”。1905年赴日本東京法政大學留學。1907回國後,先後在四川公立法學院、北京大學、四川大學任教。曾任《西城日報》等報紙主編。五四新文化運動期間,他在《新青年》雜誌上發表了《作為專制主義基礎的家庭制度》、《吃人的倫理》等文章,猛烈抨擊了舊的封建文化和倫理道德,在當時影響很大。他被稱為“壹手打鋪”的老英雄,是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之壹。1933退休。著有《武玉魯文》、《秋水集》,著有《蜀詞十五首》、《中國文學匯編》、《宋元學案精要》等書。長垣長垣(1879 ~ 1943)和尚。俗姓吳,法號靜。成都郫縣人。1899年在郫縣金龍寺剃頭。1910是金龍寺的住持。1916,1927兩次擔任郫縣佛教協會會長。提議創建郫縣佛學院和覺覺佛學院,創辦成都愛道學校、成都地藏安妮學校和溫江愛道學校。65438年至0930年任四川省佛教協會常務理事,次年赴南京拜見太虛大師,被推薦為全國佛教協會副會長。65438年至0936年任四川省佛教協會會長,同年9月創辦四川佛學院。最初,他是“華嚴”和“托米”的弟子。晚年專修“凈土”,嚴守戒律。他在四川是最高的,有七千多名弟子。彭彭(1887 ~ 1912)是辛亥革命烈士。西如這個詞。成都金堂人。年輕時從成都陸軍軍械學校畢業,後赴日本視察軍隊,參加同盟會,擔任京津同盟會軍事部長。1912年,清宗社黨首梁弼受傷,死於北京。中華民國成立時,南京臨時政府被追授為陸軍上將。藍田藍田(1888 ~ 1966)鐵路工程技術專家。紫玉子。成都郫縣人。1916畢業於唐山技術學院土木工程系,長期從事鐵路線路勘測工作,曾任鐵道部第二設計院副總工程師。在成渝、寶成、成昆等鐵路勘測設計中,提出了重大線路變更方案和較好的選線方案,為國家節約了大量投資。曾被評為西南鐵路壹級勞動模範、全國鐵路勞動模範,當選為第壹、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王光祈·王光祈(1891 ~ 1936)音樂家。字轉齊,號蠢。成都溫江人。1927考入柏林大學專修音樂。65438年至0932年任波恩大學講師,獲得該校音樂博士學位,成為中國第壹位在歐洲為祖國爭光的音樂家。他寫了許多音樂方面的書,為整理中國古代音樂史料和介紹西方音樂知識做出了巨大貢獻。《東西方音樂制度研究》、《東方民族音樂》等著作,奠定了我國比較音樂學研究的基礎。李李仁·李李仁(1891 ~ 1962)是壹位作家和翻譯家。原名嘉祥,筆名老蘭、靈樂、懶心、龔超、雲韻等。成都人。早年畢業於四川高等學校,創辦中學。1919年赴法國學習法語和文學。1949前,任《四川群報》、《四川日報》、《星期日周報》、《華南理工大學巴黎學刊》主編、總編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成都分會常務理事。1949後,先後擔任第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CPPCC副主席,四川省民委委員,成都市副市長,西南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四川分會副主席,四川省文聯副主席,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壹直從事文學創作和法國文學作品翻譯、報刊編輯、文學教學等工作。,並著有長篇小說《暴風雨前》、《大波浪》、《天魔之舞》、中篇小說《夢疤》、《同情》等。,有莫泊桑的《心》、《都德的小事》和福樓拜的譯本。王良·王良(1891 ~ 1985)是結核病預防和生物制品方面的專家。眉字白。成都人。1912畢業於越南河內醫學院。1931年赴法國巴黎巴斯德研究所,在卡介苗、卡梅爾、林傑等發明人的指導下從事研究工作。1933年,卡介苗首次引入中國接種嬰兒,次年在重慶成立了中國第壹個卡介苗實驗室。1949後,歷任西南卡介苗制造研究所所長、衛生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副所長兼卡介苗室主任、中國結核病防治協會四川分會名譽主席、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四屆、第五屆政協委員。他壹生為我國卡介苗研究和結核病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是我國卡介苗結核病防治的奠基人之壹。他寫了20多本關於BCG培養和生產的書。李嘉魚(1892 ~ 1944)抗日烈士。這個詞看起來像它。成都浦江人。歷任川軍第壹師師長、四川邊防部隊總司令、四川“反匪”軍第三路總司令、川軍104師師長、第四十七軍軍長。抗戰初期,率部出川抗日,1939年冬升任國民革命軍第36軍總司令。1944年5月,在河南單縣秦家坡與日軍作戰犧牲。國民政府追授他為陸軍上將,並舉行了國葬。1984年5月,民政部將其視為“在抗日戰爭中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王·(1893 ~ 1938)抗日烈士。字鐘。成都新都人。歷任國民革命軍29軍第4師師長,川軍41軍122師師長,41軍代軍長。1937出川抗日。1938年初,率部參加徐州會戰,14年3月,在藤縣保衛戰中壯烈犧牲。國民政府追授為陸軍上將。1984 9月1,四川省人民政府將其視為革命烈士。周泰軒周泰軒(1895 ~ 1968)生物學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原名周卓,名字叫軒朗,後來改名為吳州,這個名字太神秘了。成都人。1918與李大釗、王光祈發起組織“少年中國學會”。次年赴法國勤工儉學,曾創辦《巴黎通訊社》、《旅歐周刊》、《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獲得教育學碩士學位和理學博士學位。1930回國後,歷任成都大學、成都師範大學、四川大學教授,理學院院長兼生物系系主任,西康經濟研究所所長,大公報顧問。1949後,先後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西南行政委員會委員,四川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重慶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常委、學術委員會委員,編譯局副局長、局長,中國科學出版社社長、總編輯。1955,還擔任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壹級研究員。他在腔腸動物特別是水母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填補了我國水母研究的空白。他壹生著作甚多,有7部生物學專著,如《金花鼠生活史與動物心理學研究》,11譯著,如《古動物學》。劉賢快劉賢快(1896 ~ 1932)是歷史學家。字澗泉,號翟翟。成都雙流人。他曾任成都葉靜學院哲學系系主任、成都大學和四川大學教授。學術研究除了歷史,還涉及經學、目錄學、文學、書法等。,見解獨到,成績突出。他壹生著述甚多,有200多本,總名“推十書”。李壹氓李壹氓(1903 ~ 1990)中共* * *高級幹部。成都彭州。1925,加入中國* * *產黨。之後參加北伐和南昌起義。1932年到中央革命根據地,任國家安全局局長。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後,先後任陜甘省委、陜甘寧省委、陜西省委宣傳部長。抗戰爆發後,幫助葉挺組建新四軍,任新四軍軍部秘書長、東南分局秘書長。1942後,先後任淮海區委副書記、蘇北區委副書記、行署主任。解放戰爭時期,歷任中共中央蘇北區委書記、華中分局宣傳部長、蘇皖邊區政府主席。65438年至0947年,先後任中共中央副書記、財經委員會書記、大連大學校長。1949後,歷任世維會常務理事兼秘書、中國駐緬甸大使、國務院外辦副主任、國際部副主任、中央紀委副書記、國務院古籍整理規劃小組組長、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他為中國的革命和建設做出了貢獻。李壹氓也是壹位熟悉版本目錄學的學者。他收集了大量珍貴的古籍,並把它們捐給了國家。艾蕪·艾蕪(1904 ~ 1992)是壹位作家。原名唐道庚。成都新都人。1944,加入中國* * *產黨。1949前,任全國文聯對敵研究會桂林分會主任、《大公報·半月形文藝》總編輯、重慶大學中文系教授。1949後,任中國作家協會顧問、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名譽主席、四川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我壹生從事文學創作,寫了很多。我的主要代表作有《南方之旅》、《我的家鄉山野》、《鋼鐵廠》、《高山》等。羅南輝·羅南輝(1908 ~ 1936)是紅軍的高級將領。也被稱為羅馬和羅敏。成都人。1927加入中國* * *產黨,長期在四川做地下工作。1933年春,任紅33軍副軍長,參加1935紅軍長征。同年年底任紅5軍副軍長,65438年10月22日在甘肅定西縣花家嶺戰鬥中英勇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