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初期的思想家列子,是與鄭妙公同時代,除了老莊之外的另壹位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學術源於《黃帝老子》,主張無為而治。漢末班固《藝文誌》道教部分有八卷《列子》。《列子》又名《徐沖經》(成書於公元前450年至公元前375年),是壹部重要的道教經典。漢書《藝文誌》載有《列子》八卷。列子,本名列玉口,信奉道家的超然物外思想,主張對真理負責,無為而治。他壹生安於貧窮,不求名利,不入官場。“列子居正浦,四十年而無知者。”務農後沈迷於讀書寫作,潛心寫作20篇,約10萬字。現在流傳的有壹部《列子》,漢代以後作品已經部分失傳。現存作品八部:田瑞、黃帝、周穆王、仲尼、唐雯、李銘、楊朱、傅說。其中,《愚公夷山》、《杞人憂天》、《誇父追日》、《兩個孩子辯日》、《雞場雪社》、《黃帝沈悠》、《唐雯》等家喻戶曉的寓言都在100篇以上,每壹篇都妙趣橫生,影響巨大,可謂家喻戶曉,廣為流傳。其中《兩個孩子辯論日》被收入小學語文第六冊第壹篇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