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價值2萬元的假文物,頂級專家估價24億元。妳是怎麽做到的?

價值2萬元的假文物,頂級專家估價24億元。妳是怎麽做到的?

“假的時候是真的,假的時候也是真的”,這是形容中國古董市場最貼切的說法。壹件創作的“國寶”,經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中國收藏家協會會長石樹清等五位頂級專家鑒定,鑒定價格為“24億元”。

今天我們的英雄是謝根榮,壹個騙子,在國內頂尖專家的幫助下,用兩萬件玉衣穿上假文物,說成是價值24億元的“國寶”,騙取國家5億元。

“道爺”發財了

謝根榮,1960,浙江湖州人。因為家裏窮,他初中就輟學打工了。只有初中學歷的他,通過在中俄邊境“倒”衣服,挖到了自己的第壹桶金。“道爺”的經營規模雖然不大,但收入卻很可觀。30歲的謝根榮通過“倒戈”的方式成為千萬富翁。

“假按揭”貸款,醉生夢死。

1995,邊境服裝“暴利”的生意越來越難做。謝根榮就這樣放棄了“暴利”的生意,開始創業。啤酒項目是他的首選行業。為了做好啤酒項目,他先在北京房山區投資成立了北京燕山沃爾森公司,然後開了沃爾森啤酒廠,最後準備建設沃爾森啤酒城。

然而,他壹心想賺大錢,很快就把事業重心放到了房地產上。1995,他看到大部分富豪都是靠房地產行業發家的。因為房地產行業利潤巨大,而且是頂級名人和企業家紮堆的行業。雄心勃勃的他壹心要擺脫“暴利”的陰影,成為壹個引人註目的成功儒商。

剛進入房地產行業的時候,他和別人合作,在壹個稍微偏僻的地方開發房地產。雖然收入不錯,但是來錢太慢,他壹直想去“大冒險”。

1999的最後,他等待的機會終於來了。壹個名為“東華金座”的房地產項目正在轉讓。最初中標的宣凱公司因為資金問題無法繼續開發房地產項目。無奈之下,軒凱公司以1999結尾公開轉讓該項目。

謝根榮認為這是他壹直在等待的機會,於是毫不猶豫地接手了這個幾乎動用了他所有資產的項目。即便如此,他的錢與這個項目所需的4.4億相差甚遠。為了拿到這筆錢,謝根榮鋌而走險,玩起了“假抵押”貸款的套路。他先找人買假房子,然後用和他們簽訂的假購房協議貸款。前前後後他借了6.7億,相當於現在的68億,在當時是壹筆比較巨大的財富。

貧窮限制想象力,金錢開啟欲望。拿到6.7億的謝根榮開始徹底失去自我,過上了沈迷於金錢的生活。買房,買車,花大價錢建華生酒店。不僅如此,他還染上了賭博,經常帶著大把的錢去澳門賭博。為了表明自己的立場,他花了上億元購買古董,收藏在自己的“根榮展覽館”裏。2003年,以貸款為生的謝根榮在中國富豪榜上排名163,成為當時的知名商人。消息人士透露,他的公司壹直靠貸款生存,通過貸款獲得的錢用於公司運營,剩下的都是他個人花。

欠的錢總是要還的。2003年,東華金塔項目因拖欠工程款被迫停工,北京建行經濟技術開發區支行也因騙貸找上了門。謝根榮已經山窮水盡了。走投無路的謝根榮最終選擇鋌而走險——制造假文物騙取貸款。

假玉衣騙真貸。

走投無路的謝根榮不僅騙錢繼續貸款,還走了偏路,打起了偽造古董的主意,利用專家巨額鑒定繼續騙取貸款。而他,在中國頂級專家的幫助下,成功用2萬件玉衣串出了自己的“國寶”,並稱之為價值24億元的“國寶”,騙取國家5億元。

很多人都沒聽說過。但是謝根榮可以用它來騙取國家銀行的錢。據最初的新聞報道,謝根榮的“金玉衣裳”是用兩萬塊散玉買來的,是別人幫他偽造的。偽造成功後,他立即請了五位國內壹流的鑒定專家對這件金玉禮服進行鑒定。正如他所料,他們給出了24億元的評估價。建行某支行領導先後46次為謝根榮提供支持,貸款4.56億元。2008年3月,謝根榮因貸款詐騙罪被判處無期徒刑。都是他自己的錯,才落得這種境地。

引人註目的是,參與鑒定的五位專家是楊伯達、史樹清、王文祥、李勁松和楊福旭。都是國內頂尖的文物鑒定專家。他們怎麽會弄錯呢?謝根榮的造假技術真的達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嗎?

現在面對媒體,他們說當初是隔著玻璃櫃鑒定金玉衣服的。而且最重要的專家意見是中國第壹位文物鑒定專家石樹清先生。對於他的鑒定結果,其他四人都沒有再多說什麽。施先生在事件發生前已經死亡。犯錯是人之常情,但逃避責任是卑鄙的。因為他們當初的鑒定流程“馬虎”,導致國家銀行被騙5億元的損失。

“血花迷人眼”

中國巨大的古董市場也導致了古董鑒定師的激增,他們通過幫助人們鑒定珍品的真偽來收取費用。在業內,古董鑒定費的收取方式有兩種。壹種是不開鑒定證書的情況,鑒定費幾百元。另壹種是出具鑒定證書的情況,鑒定費從幾千到幾千萬不等。古玩鑒定費3%左右。在巨大的利益驅使下,很多專家違背了自己的職業道德。

摘要

把真的當假的,把假的當真的,這是手藝問題,也是道德問題,這兩種結果都不違法。因為這樣的法律漏洞,很多人都不太在意鑒定寶藏的真假。他們關心的是能拿到多少錢。

收藏市場“眼花繚亂”。作為壹個普通的收藏者,想要遠離假貨,首先要學會保持正確的心態,遠離貪婪,然後再去多了解各種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