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
根據傳說,這個節日最初是在早春舉行,向“土地神”獻祭,以獲得絲綢的豐收。後來因為漢代人迷信“太乙神”,所以從正月十五晚上開始通宵在燈下祭祀,逐漸形成了當晚點燈的習俗。在古代,正月十五的元宵節被稱為上元節(相當於7月15日的中元節和10月15日的夏媛節),也被稱為元宵節。現代習俗要在這天晚上吃湯圓,所以湯圓也叫“元宵”。
唐朝的時候,長安實行宵禁。晚上鼓聲壹響,就禁止出行。“六街閉行人,九街空月滿”和“夜犯”受到懲罰。只有上元節,皇帝才準予三天禁令,稱為“放夜”。三天來,大街小巷燈火通明,全城奔波,好不熱鬧。“誰能在月球上無所事事,但我在哪裏能聞到燈光?”(崔野的最後壹夜);“月色燈滿帝都,車過通衢”(李商隱《正月十五夜,迫不及待看北京燈火》)。當時有壹種制作“燈籠輪”或“燈籠樹”的時尚。如唐睿宗時期的元宵節,在長安宮外搭起高20尺的燈輪,用彩色絲綢包裹,用珍貴的玉石裝飾,掛滿五萬盞燈籠。這時,壹些皇室親屬和貴族也競相誇耀財富,大規模制作“燈樹”。蘇味道詩中“火樹銀花開,星橋鐵鎖”,形容的就是“光樹”。同時,在花燈展覽中還有歌舞表演。宮中宮女表演大型歌舞,“千門開萬戶明,正月中旬帝都遷,三百妻舞袖,壹會兒話聽天上”(胡璋《正月十五夜燈》)。
寒食與清明
寒食節是在冬季至日後的第105天或第106天。當時全國各地禁止生火,只能吃事先準備好的飯菜涼著吃,故名“寒食”。禁冷食禁火的習俗從周朝就有了,民間盛傳這壹禁令是為了宣揚節。介之推沒有得到晉文公的獎賞,被藏在綿山。當文公找不到他時,他把火燒山放了,企圖把他趕出去。沒想到,介之推出不了樹,被燒死了。後來,介之推去世的那天,禁止吃冷食,漸漸成了全國風氣。
唐代寒食節有嚴格的禁火令,違者受罰。這壹天,“所有的火焰都熄滅了,到處都藏著煙”。寒食過後,宮裏的孩子們在廟前的榆樹和柳樹下鉆出來生火。先是賞火成功者三帛壹碗,然後派人把新火傳達給大臣們,以示皇帝的感激。韓《寒食記》詩“春城花滿,寒食記東風柳斜。黃昏時分,漢宮內傳燭,輕煙散入五帝殿中。”這是寫的場景。寒食節的傳統食物有麥芽糖(果凍)配大麥粥、杏仁奶酪、棗面餅(蒸餅)和雞蛋。“經常舉辦雞球粥。”精致的人還在雞蛋上刻字。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壹。清明和寒食是同壹天或後壹天,後人通過紀念代理人推給別人,從而成為壹個全國性的掃墓祭祖的節日。
寒食節和清明時節,唐代長安流行打秋千、打球、拔河。據說蕩秋千是為了防止寒食天冷餐傷人。這是春天最受女性歡迎的活動。秋千的原名是“錢球”,原意是“錢球萬歲”,希望人們長壽。明代陳沃子在壹首詩中說:“禁園之名萬歲,宮中新戲必稱錢球”。王建友的《蕩秋千詩》詳細描寫了蕩秋千的動人情景:
長帶紫藍色,橫枝百尺高。
兒童重秋千,洗碗巾絲帶分兩邊。
身體輕,裙子薄,容易產生力量,手在空中像鳥翅膀。
下到工地,又不能系衣服。
派個人在妳旁邊很貴,妳最後會賭上的。
妳跟大樹壹條線,寶釵就從地上掉下來了。
在妳面前很難停止為勝利而戰,但平足看開頭。
這些姑娘拼命往高處蕩,每個人都和那幾百尺高的樹梢扯平;抖掉發夾,還是不在乎。下來擡頭才覺得害怕。
相傳宮中宮女在寒食節也要蕩秋千,玄宗稱之為“占蔔師之戲”。大約有宮女上下擺動,彩帶在風中飄動,她們是婉如仙女。
玩法有兩種,壹種是踩,也就是蹴鞠;另壹種是馬球,也叫polo。王建詩中有“殿前鋪兩方樓,寒食宮人踢步球”,“寒食節妻常爭白,錢先散於庫”。韋莊詩中說:“內官初給清明火,上官白分銀子。”它們都是關於宮女們在冷食和清明節舉辦舞會和獲得金錢的。
馬球曾經是唐朝最受歡迎的運動之壹。寒食節的皇帝經常把彩球送給他的朝臣們玩。張繼詩中說:“軒中禦廚奉寒食,殿前香火乘飛球。”唐朝有好幾個皇帝都是馬球好手。據《馮仕文吉劍》記載,中宗時,以李隆基為首的皇家馬球隊曾大敗吐蕃隊。關於馬球,胡璋在《看泗州李常石打球》壹詩中作了精彩的描述:
日出樹煙紅,開場圖鼓。
突然騎向太陽,輕輕推動前方的風。
打仗的時候,順勢而為,邊上就空了。
等到腰放低了,鬃毛分叉了。
長鏡頭斜,馬深線分明。
我知道殿下在遠方,我討厭去東方。
除了打球,長安人在此期間還經常舉行拔河比賽。據說唐中宗曾經在清明節請大臣們到梨園體育館拔河。張在《拔河風俗戲應尊聖制》壹詩中,記載了唐代長安盛行拔河運動的情況:
今年拖個鉤就不錯了,街都開到禦樓了。
長繩系在太陽上,纜繩用來拉河。
戰力頻催鼓,鬥爭更提。
春來百戲,天意在秋。
唐代寒食、清明時期,長安仍盛行鬥雞。杜衍在《寒食頌·鬥雞應秦王所教》中詳細描述了鬥雞場面:
東郊冷食,年輕人爭相出櫃。
花冠之初,芥子羽吹。
顧及敵人的胸襟和膽識,先發出英氣的聲音。
長翹頻掃陣,爪子反復過。
飛毛滿綠野,灑血染香叢。
雖然百戰百勝,但妳不會在乎妳的工作。
這種習俗延續到唐朝。武則天在魏成慶的時候,《寒食要制》裏也有壹句“鶯藏葉,雞開籠始”。玄宗時鬥雞達到頂峰。
三月三節
在中國古代,三月初的第四天被視為“上巳節”,然後將它定在3月3日。這壹天,人們去水邊洗刷汙穢,舉行“消災辟邪”的儀式,聚在壹起取樂。在這壹天,人們經常邀請朋友們聚集在蜿蜒的水流周圍,在上遊放壹個杯子,讓它飄下來,誰在它面前停下來,誰就喝壹口,這就是所謂的“流”。王羲之的《蘭亭序》寫於永和九年三月三日,記載了上壹次祭典的情景。
唐代的三月初三主要是壹個以春遊為中心內容的持續時間較長的節日。當時人們最喜歡去的地方是曲江池及其附近的杏園。
三月三日,皇帝常在曲江池與大臣們宴飲,夫人們則爭權奪利,自吹自擂。杜甫的兩首《為道》生動地描述了這壹盛況。普通男女都有鬥花的習慣,以至於“好花皆折,明日無春。”
上思前後去散步也很有意思。杜牧《長安雜長句》詩說:“祥雲映漢宮紫,春色繡秦傳明。草羨花之美,風歸子之聲。“有時候下雨,也擋不住去郊遊的人。唐延煉《末日送漢宮》雲:“末日寒食,晨花疏。微微濺起火雨,沖向綠人。"
在唐代,宮女們還被允許在最後壹天在興慶宮的大同殿前與家人見面。這壹天,成千上萬的人來走親訪友,壹些宮女家屬沒有來探望。她從早到晚在人群中尋找、呼喚,直到“新鮮空氣”結束,她不得不傷心地“哭著進來”。
上思後不久,正是牡丹盛開的季節,春遊活動也達到了新的高潮。“花開花落20天,壹個城市的人都瘋了。”“三花九花的季節,千家萬戶千車看牡丹。”
在此期間,進士們還有許多活動,如在杏園舉行“探花宴”、命名大雁塔、在曲江遊玩等。他們的活動讓長安春戲的氣氛更加濃厚。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其本名為端午,還有端陽、崇武、崇武等不同名稱。這是壹個全國性的節日。在節日那天,人們最常見的食物是“粽子”。根據當地風俗的記載,古代的棕櫚籽除了糯米之外,還有小米、大棗等食材。唐朝時,長安人常吃壹種“百索粽子”,這壹天宮裏常做許多粽子,讓人們用小角弓射它們,打中了就吃。
相傳屈原投江後,許多船只都去打撈,所以端午節南方有賽龍舟的氣氛。
這壹天,唐代長安人佩戴五色絲帶,稱為“長命索”、“五色索”、“續命索”。這壹天,權德輿收到皇室的綬帶,上面有壹句詩說:“當是壹個美好的日子,便是五天,願妳們在壹起壹千年。五彩光芒同心,美不勝收,光映鮮體。”
人們還在中秋節喝菖蒲酒,掛艾草,意在驅蟲辟邪。喝菖蒲酒還有保平安的意思。尹有詩說:“青春節更深情,但老了就知道會難過。”沒用,但是祈求酒和酒就好了。"
在唐朝,制鏡人有壹種獨特的習俗。5月5日中午,他們在揚州長江中心的船上鑄造銅鏡向皇帝致敬,這被稱為“田字鏡”。白居易對著鏡子說:
江心伯被丟在船上,是在五月五日中午。
瓊粉金膏已擦亮,化為秋池。
程靜將呈獻蓬萊宮,揚州悠久歷史自封。
天下男女不合照,背上九五條飛龍。
七夕節;七夕節
七夕原本是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吳橋的橋頭是雙扇形的,每年都要過境."從此,七夕逐漸成為民間的重要節日。這壹天,“家人都急著開化妝鏡,穿針拜月下天。”(權德輿《七夕》)織女是神話中的紡織專家。所以在唐代的七夕,婦女們在當地的醫院裏搭起穿針臺,放上水果,乞求織女機靈。晚上,如果壹只蜘蛛(叫做“習字”)在穿針臺上放壹張網,它被認為是幸運的。“藍天露又濕,花乞蛛絲。”(劉偃師《七夕歌》)宮中也有此俗。“每年宮中穿針,親戚賜巧樓。”(5)建築“公祠”)
七夕之夜的月光下,用彩色絲線穿七孔針,是女性展示才華的機會。林傑的詩《乞求聰明》說:
七夕今夜看碧霄仙子,牽著牛郎織女過江橋。
家家看秋月,萬家穿紅綾。
在唐宮,壹種“七孔金鈸針”是專門為宮女制作的,以供她們熟練使用。
重陽節
“九”與“長”諧音,古人重視“長”,所以初九有慶祝的氣氛。“年年慶初九,日月長。”重陽節的特定習俗和習慣起源於東漢。據《續和》記載,後漢汝南人桓景,聽方士方世芳說,九月九日家中將有大災,宜引家人賞山茱萸,外出飲菊花酒避禍。之後就成了潮流。
九月,秋高氣爽,宜登高望遠。樊登有詩說,“我記得長安。九月,登高看昆池。上園菊花開,芳林獻霜梨。"
山茱萸香氣濃郁,能驅蟲除濕、祛風、治寒熱、益五臟、消食化積,因此被認為能“祛邪”。佩戴山茱萸是壹種常見的做法。王維右寫過壹首著名的詩:
我是壹個在陌生土地上的孤獨的陌生人,每逢佳節倍思親。
想到兄弟們的身體登上了高處,也會因為不到我而有壹絲遺憾。
此外,菊花酒是節日必不可少的飲品。
除夕和元旦
在除夕之前,人們試圖回家與他們的親戚團聚。除夕夜全家人聚在壹起過節,喝辣椒酒驅寒祛濕,就是把辣椒放在盤子裏,喝的時候壹撮放在杯子裏。宴後,全家人圍坐在火盆旁,直到天亮,這就是所謂的“守歲”。杜甫有詩說:“留在亞戎家,椒盤已吟花。”董思恭的詩裏說:“讓我們慶祝宴會結束,為黎明倒鍋。”褚光喜在詩中說:“關上門守初夜,任火燒到天明。”它是關於宴會和慶祝新年的。
除夕夜還有壹個驅趕瘟疫的迷信儀式,叫做“儺”或“打儺”。這是壹項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活動。《論語》中有“鄉民儺”的記載。這壹天,唐人選擇男孩,戴著恐怖的面具,穿著紅黑相間的衣服,跳著鼓驅鬼。領舞的叫方,舞的叫子,還有十二個執事。唐詩中的“儺能祛疫”(姚合)、“更思鄉羨兒”(徐鉉)指的就是這樣的活動。這壹天,唐朝皇室會舉行盛大的“儺”儀式,有500多人參加。沈朝有詩:“殿中燈籠爭火,宮中公子驅魔。”王建有更詳細的描述:“吳金夜入儺名,畫褲衣四隊。”庭院燃燈如晝,沈香坐在火底吹笙。"
“所以,今晚新年就結束了,明天新年就來了。”"當蠟燭熄滅時,公雞將重新啼叫."第二天早上,是新年。首先,孩子們是快樂的,“火在燃燒,孩子們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劉禹錫)。鞭炮也是少不了的。“新歷只開半開,小庭仍積塵”(賴古)。
唐代沒有貼春聯的習俗,但申屠和雷宇的名字經常寫在壹塊紅木板上,掛在門上,這被稱為“神木”或“桃符”。傳說申屠和雷宇是壹對“表演捉鬼”的兄弟,住在桃樹下。五代時,後蜀的孟嘗君在桃上題詞“余慶在新的壹年,長春在甲戌節”,這就是第壹副春聯。後來,“符濤”成了春聯的別稱。
唐人要吃“五香菜”,也叫“春菜”,由五種辣菜組成,以驅散五臟中的老氣。此外,還有膠牙罐、柏葉酒和屠蘇酒,也是傳統食品和飲料。白居易在壹首詩中說:“除夕夜後,推藍尾酒,到了春天,先勸膠牙。”按照唐朝的習俗,長輩喝完酒,最後壹個喝完的叫“藍尾”。
過了元月節,唐代長安人開始走親訪友,互相邀宴,稱為“過席”。“我是主賓,門口恭賀新鄭”(李英)氣氛熱烈。
元旦過後不久,就是“立春”了。在這壹天,吃春菜,舉行拔河比賽,據說這有助於秋天的豐收。李隆基的詩說,“期待老,先快樂”(《看拔河》)。
立春日塘人還有穿彩綢做的燕子,在門上貼短語的習俗,稱為“宜春字”。詩人寫詩,貼在門楣上。韋莊為此寫了壹首詩:“勤作宜春歌,貼繡門楣”(《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