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以竹為題材的古籍研究

以竹為題材的古籍研究

《竹書年譜》是春秋時期晉國和戰國時期魏國史家撰寫的壹部編年通史。又稱古文字編年史、冀中編年史。西晉鹹寧五年(279),薊縣(今河南薊縣)人不許盜掘戰國魏襄王(或魏安立王)墓。

這對研究先秦歷史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而且竹書的編年與漢初長沙馬王堆墓出土的古書相似,竹書編年的很多記載與甲骨文、金文、秦簡、年的記載相似。著名學者李學勤先生說:“竹簡年表在研究夏朝年表方面有其特殊的意義,因為它是已知最早的年表體系。”

擴充資料《竹書紀年》共十三篇,記述了夏、商、西周、春秋、戰國的歷史,按年編纂。周平王東移後用晉國歷,三族分晉後用魏國歷,直到魏襄王二十年。

現存的竹簡編年史分為古本和今本兩個系統。《古本》為失傳本,編年史始於夏朝,止於公元前299年,無固定體例。《金本》的編年史始於黃帝,止於周胤王二十年(公元前296年),體例較為完備。?

《竹書紀年》是中國古代唯壹沒有被秦火記載的編年通史。但到了宋代,它又經歷了被流散再被收藏的過程,在壹定程度上降低了它的可信度和史料價值。該書以歷代君主年表開篇,記錄了89位帝王和1847的歷史。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竹子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