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祿林朗》是清代乾隆皇帝收藏的精華,也是現存的清代皇室收藏。乾隆九年(1744),開始在乾隆宮昭仁殿收藏內府書籍,題室名為“天祿林朗”。
2022年8月4日,國家圖書館在國家經典博物館第四展廳舉辦“國家圖書館館藏清宮天祿林朗修復工程成果展”。
漢代的天祿閣和石渠閣是朝廷的宮廷檔案館,由劉邦的謀士蕭何修建。它們不僅是存放檔案的倉庫,也是撰寫歷史著作、校勘經典和進行學術交流的場所。漢代著名學者劉向父子在此撰寫《別錄》、《七律》。
清朝乾隆九年(1744),乾隆皇帝命大臣審核宮中秘藏,選出善本呈獻給內廷,列在昭仁殿,定名為《天祿林朗》。“天祿”壹詞取自漢代天祿閣的藏品,“林朗”被稱為“美玉”,意為朝廷的藏品琳瑯滿目。從此,昭仁堂成為清廷收藏善本、善本的專門圖書館。
因此,“天祿林朗”成為清代皇家收藏的代名詞,文物和收藏價值極大。《天祿林朗》是乾隆皇帝收藏的國粹,也是今天依然存在的清朝皇室收藏。
乾隆四十年(1775),命、、彭等十大臣對藏昭仁殿所藏善本進行整理,“詳列其年代、刊刻、流通、收藏及廢棄情況,以及鑒賞家選用的理由”,編制了《天祿書目》,即《圖書今編》。
本書目* * *共十卷,按經典、歷史四個子集詳細記錄了天祿美書的收藏情況。每卷按宋、金、元、明、影印順序排列,其中宋71,金1,英宋20,元85,明252,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