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詞的虛與實(合)?光明日報1983 3 15(收入《詞》)
楊寶光手寫版《牡丹亭》?江西大學學報1983,2
淺析元曲的修辭方法?修辭學習1983,2
關於李清照詞的評價?山東師範大學學報1983,3(NPC轉載?和收入“Ci”)
談中國古代戲曲的喜劇手法?河北戲劇1983,4
簡評《詞學文集》?文學評論1983,4(收錄於上海版圖書精選)
楊朝官四考?中國文史系列1984,3
古代樂論中的藝術風格論?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84,4
看完《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部分?閱讀1984,4(NPC轉載)
杜甫詩歌中的藝術辯證法(合作)?草堂(杜甫研究雜誌)1985,2
中國古代戲曲中嫉妒描寫的發展?山東師範大學學報1985,4
為《永生之宮》中的“愛”而辯論?華東師大學報1986,1
楊朝觀短劇的藝術獨創性?中國古代戲曲合集?中國前景出版社1986,4
古代樂理中的受眾心理?學術月刊1986,12(人大轉載)
如何閱讀唐宋詞書籍(合作)?參考1987,3
明代文人戲劇生活的生動記錄?戲劇藝術1987,3
安徽曲論者的理論貢獻是什麽?覃逸1987,5
談李商隱的七言近體詩(合作)?覃逸1987,6
楊朝官編年史?中國戲曲系列4 1987 12
龔自珍詩裏的夢?杭州師範學院學報1988,1
詞學宏觀研究的新成果?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88,1
對《古典戲曲考證》的嘗試性補充?古籍研究1988,1
深入思考?說話流利——論喜劇語言?安徽新劇1988,5
論中國古代戲曲的民俗?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88,5
古代樂論中的觀眾立場論?藝術百校1988,4
再論杜甫詩歌的藝術辯證法?杜甫研究學報1988,4
專家,暴力家族和李氏家族?閱讀1988,10
蔣興宇的《西廂記》?上海藝術家1989,3(NPC轉載)
有深度的新喜劇?安徽新劇1989,2
陳子龍的詞與詞學?第七輯詞1989,2
論詞話的藝術風格?文學理論研究1989,5
徽商與戲曲的關系?安徽新劇1990,1
戲曲藝術創作中的信息反饋過程?藝術百校1990,1
戲曲觀眾的心理定勢?戲劇藝術1990,2(NPC復制)
《儒林外史》的審美特征是什麽?明清小說研究1990,2
論元雜劇的分類?河北學術期刊1990,5(NPC轉載)
徽州四大班有哪些啟示?藝術圈1990,9-10
論詞的接受美學?宋詞系列8 1990 10
中國古代戲曲理論中的“博弈論”?遼寧大學學報1991,2
壹部全新的詞史?江淮論壇1991,3
孔罷官之謎?古典文學知識1991,5
當代意識和傳統藝術經驗?中國詩詞系列2?中國文史出版社1991,8
論元雜劇中的“父母短劇”?藝術百校1992,1
從詞到曲——論金詞的過渡性特征及道家詩人的貢獻?山東師範大學學報1992,2(NPC轉載)
論中國戲曲觀眾審美趣味和審美水平的差異?中國戲曲系列14 1993,8
中國古今悲劇論?藝術百校1995,4
中國古典喜劇理論?文學理論研究1996,2
評潘誌恒?戲劇藝術1996,4
中國戲劇觀念的演變?藝術百校1996,4
中國古典戲劇的歷史分期和理論框架?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96,5(NPC轉載)
中國古代戲劇表演的理論體系?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1997,1(NPC轉載)
古代戲曲理論中的人物理論?河北學術期刊1997,1
王陽明與中國戲曲?中國經典與文化1997,2
中國悲劇研究的新發展?學術月刊1997,4
金補考?文學遺產1997,5
晚唐詩詞?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97,5(NPC轉載)
20世紀初的中國戲曲研究?戲劇藝術1998,1(NPC轉載)
楊恩壽對戲曲研究的貢獻?山西師範大學學報1998,1
古典詩詞的意象結構?古籍研究1998,1
唱戲詩有什麽價值?中國經典與文化1998,1(NPC轉載)
古代樂論中的“本色論”?文學理論研究1998,2
湯顯祖與唐文學?文史哲1998,3(人大轉載)
《牡丹亭》點評?藝術百校1998,4
南北融合與古代戲劇?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98,6(NPC轉載)
唱戲詩有什麽價值?中國文化報1999,2
湯顯祖與魏晉風度和文學?戲劇藝術1999,4(NPC轉載)
梁山伯祝英臺故事的演變?戲曲藝術1999,4
南北融合與金代詩歌發展?泰安師範學院學報1999,5
南北融合與諸葛亮形象的演變?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000,2
折子戲和表演藝術?中國文化報2000年4月,13
南北融合與關羽形象的演變?《文學遺產》2000年4月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轉載)
納蘭性德兩首詞賞析?文史知識2000,5
古代文人的桃源情結?《文藝理論研究》2000年5月號(人大轉載)
中國小說審美理想解讀?人民日報2000,12,2
宋劇《金元》原劇目初探?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1,1
南北文化融合與詞體的確立?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001,4(收錄於澳門大學中國詞學研究系列)
論張協南戲狀元的價值?沈陽師範大學學報2001,4
論徽州屈理論?薛輝2000卷2001,6
論無題詩?文學理論研究2002,1
金元詞曲的演變與音樂有什麽關系?社會科學前沿2002年5月號(收入《中國詩歌與音樂關系研究》)
漁父形象與古代文人心態?河北學術期刊2002,5
論元曲中的“357”現象?山西師範大學學報2003,1
論舊體歌詞與新文學詩歌創作的關系?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收錄於《中國古今文學演變研究文集》)
關於湯顯祖“四夢”的評價?戲劇藝術2003,3
中國傳統戲曲活動和民俗的生動記錄。
——安徽作家的支竹詞研究之壹?池州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4月(收錄於《戲曲民俗符號的文化評論集》)
論明代唱戲詩?中國戲曲系列29?2003、6
昆曲評論家潘誌恒?中國昆曲論壇2003?2003、10
學戲曲對聯?上海戲劇2003,11-12
評劉永濟的《屈》?中國韻文雜誌2004,1
壹個朝鮮學者眼中的中國戲曲?上海戲劇2004,1-2
上海,中國現代戲曲的南方中心?中國自學指南2004,3
利瑪竇與明代戲曲?上海戲劇2004,10
論清初的戲曲詩?中國戲曲系列30?2004、4
論林的《新時事賦》?中國藝術系列叢書之二?2004、6
深情欣賞牡丹亭(《牡丹復活》收入)?臺北時代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9月
論清中葉的戲曲詩?廣西師範大學學報2005,1
論於右任詩歌的藝術淵源?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2期(收錄於《中國古今文學演變研究續》)
進化研究
逆境和* * *生死?上海戲劇2005,3
論戲曲傳播中文學與音樂的關系?戲劇藝術2005,4
肯瀕臨死亡(收入《曲高和眾》)?臺北世界展望出版公司2005,11
論現代戲劇詠物詩?文學理論研究2006,1
寫盒子裏的愛情?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1
“臨川四夢”文學淵源的探討——文學遺產2006年3月(新華文摘)
論宋代文人與戲曲的關系?江海日報2006年第4期
現代上海昆曲芻議?中國昆曲論壇2005年卷(2006年7月)
戲曲生態:古代戲曲研究的新視角?常州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
上海支竹戲曲?中國戲曲第三十四輯(2006,11)
論於右任詩歌的藝術性?《現代中國與文物》(國家博物館學報)2007,1(收錄於首屆於右任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論湯顯祖《邯鄲記》的成就及影響?戲劇研究系列72 (2007,1)
找到新的方法?致遠狗神
——評蔣興宇先生的《西廂記》?中國戲曲第三十五輯(2007年5月)
即通過幻象實現真實——評上海昆劇團的《邯鄲夢》?昆曲藝術譚總二期(2007年6月)
論吟誦昆曲詩詞的價值?《中國昆曲論壇》2006卷(2007年7月)
讀日本歌詞史?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1(NPC轉載)
《琵琶記》與古代樂論的幾個重要命題?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3
論《牡丹亭》的詩意?臺灣省中央大學戲劇研究通訊第5期(2008年6月)
徽班在北京的發展及其歷史經驗?京劇與中國文化傳統?文化藝術出版社,2008,9
精通?追求原創——學習戲曲的幾點體會?戲劇研究系列76(2008年9月)
明代串客簡述?《中國昆曲論壇》2007年卷(2008,12)
完整解讀的壹次有價值的嘗試?上海戲劇2009,3
從小說到戲曲——《清官於成龍》劇本創作的藝術獨創性?藝術百校2009,2
《忘山日記》中蘊含的中國傳統戲曲文化信息是什麽?文化遺產2009,2
對尚藝術的思考?戲劇研究第七十八輯(2009年4月)
雅俗之間新舊之間中西之間——從《忘山日記》、《魯》看現代文人戲劇的審美趣味?文學理論研究2009,3
從作曲家書信看昆曲的傳播與接受?《中國昆曲論壇》2008卷(2009年6月)
顧頡剛與京劇?歌劇藝術2009,3
論《牡丹亭》的範式?昆曲《春三月二月——面向世界的昆曲與牡丹亭》主編華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2
古代文人眼中的天臺桃源?國家人文地理2010,2
意大利傳教士與明代南京城?國家人文地理2010,3
顧頡剛和梆子?文化藝術研究2010,1
論明代草堂詩歌的傳播及詞歌交流的走向?文學理論研究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