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如何制作水印木刻版畫?

如何制作水印木刻版畫?

如果要做出有霧、有水、有潤的版畫,普通的木刻版畫是無法表現出來的,這需要水印木刻來承擔。這種木刻版畫不同於其他木刻,在各方面都有特殊要求。

首先,選擇板

制作水印木刻版畫,通常根據配色的需要,準備幾塊大小相同的膠合板。

椴木板纖維細密均勻,木材硬度適中,是水印木刻的理想板材。目前,它被用作雕刻的木板。美中不足的是纖維長,不適合雕刻精細的畫面。如果刻了細紋,可以在椴木板上鑲嵌梨片來補充不足。

水曲柳板或其他紋理清晰的板材,可以利用其紋理紋理增強表現力。比如有些水印木刻就是利用木材表面的自然紋理,印出流動的效果。

第二,草案

水印木刻的繪制方法與油印彩色木刻基本相同,但要註意水印木刻的特點,按照構思直接用墨水在白紙上繪制,並填色。畫稿時要追求水墨神韻,畫出濃淡變化的預期效果。木炭、鉛筆等。可以用來畫單色水印木刻素描。畫水印木刻時,造型要簡單,線條要疏粗,不能太細。因為水印木刻在拓印時油墨滲透性強,太密的線條會模糊。

第三,最後壹版

草稿完成後,可以分色印刷。分色印刷的過程與油印木刻基本相同。因為水印木刻拓印工具簡單,可以在版材上局部拓印。上壹版要先調主版,再調副版。主版雕刻作品的結構、線條,副版雕刻形象的體積、色彩等大的部分。在實際操作中,也可以靈活把握主頁面和輔助頁面的關系。如果需要,可以打破主頁面和輔助頁面的概念,混合布局。

第四,雕刻

水印木刻的雕刻方法與油印木刻基本相同,但由於印刷方法不同,雕刻時應註意以下幾點:

1.水印木刻在拓片中,木板受潮會膨脹,印出來的紋路往往會變粗。雕刻時註意雕刻略薄。

2.水印木刻壹般比油印木刻刻得深,否則淺的線條印刷時容易積水變色,會把畫面搞亂。

3.水印木刻的大片空白底不用鏟,只需要在輪廓周圍刻出1 cm左右的間隔即可。

4.水印木刻上色工具很小,可以在版面的壹小塊區域上色。因此,各種顏色的套印可以組合在壹兩頁上使用,既節省了版材,又增加了套印的準確性。壹些大的套印色,如果不需要表現輪廓和刀法,就不用刻了,只要在版材上畫出套印的位置就可以了。有時用這種方法表現雲、遠山等虛擬物體,可以獲得自然、潤澤的效果。

五、選擇紙張

水印木刻紙要求吸水性強,常用玉盤、文件夾、濾紙、紙紙等。在選擇宣紙時,應選擇紙張潔白無光、紙紋細膩、紙張厚薄均勻的玉軒和夾軒。這種紙打印出來的圖片會有豐富的層次感和水分,不會讓畫面灰暗。濾紙有兩種:醫用濾紙和工業油濾紙。前者薄而薄,後者厚而厚。紙基紙是印刷廠用來手工打字的壹種紙。紙的種類很多,要選擇紙紋較細,顏色較白的那種。這些紙掌握的很好,可以達到很強的色彩效果。

此外,還有其他吸水紙和手工陶土紙,可以試用。有些紙摩擦效果很好。

第六,選擇顏料

印水印木刻要用水性顏料,如國畫色、水彩、水粉、書畫墨等。國畫和水的顏色是透明的,效果是潤澤的。水粉色色彩強烈,均勻,覆蓋力強。水粉色要印透的話,顏料可以調的稀壹點,印的次數稍微少壹點。

黑色壹般采用水粉黑、水彩黑、書畫墨。書畫墨混合水彩、水粉顏料,不易滲透,有很好的墨韻。

七、搓

水印木刻拓印與油印的區別在於“調動水的積極性”,在印刷過程中,紙張和版材要始終保持理想的濕度,以保證拓印的正常進行。

濕紙法包括濕夾法和濕噴法。

加濕法可以均勻加濕,壹次可以加濕多張紙,但是時間比較長,大概幾個小時。前壹天晚上把紙弄濕,第二天早上再用。具體做法是:用壹層濕報紙和壹層幹印刷紙重疊,然後用木板夾壓。如果天氣幹燥,需要用塑料薄膜覆蓋。這種方法適用於較小的圖片和壹次拓片較多的情況。

潮汐噴灑方法適合於當前潮汐使用。具體方法是:用噴壺或噴霧器將紙噴完全,噴出的水滴越細越均勻越好,形成霧狀。紙要光滑,噴要均勻,不能濕也不能濕。噴完水後,等壹小會兒,讓水慢慢均勻地分布到紙的每壹個部位,然後開始搓。

妳還需要在印刷前均勻地噴灑印版。

水印木刻拓印操作順序如下:

1.把濕的打印紙放在盤子上,對準記號做記號。

2.將濕報紙蓋在打印紙上,用鎮紙壓住,保持濕度,打開打印紙。

3.雙面打印紙,在打印紙上快速襯壹張幹報紙,用筍皮橡皮擦,用力均勻適中。通常印刷壹種顏色需要兩到三次,反復摩擦直到顏色印在屏幕上。

4.印完壹版,可以繼續工作,放上第二版和第三版,分別對齊標記,上色,印刷,直到工作完成。

水印使用的是水性顏料,水性顏料幹濕時色度會發生變化,所以上色時過猶不及。特別是,必須打印黑色。要采用薄色多韻的方法,切不可壹次在板塊上堆積過多的厚色,使色彩溢出,破壞畫面。

在水印的過程中,壹定要時刻掌握好紙和板的濕度,在搓揉中間適當噴水加水分。需要強滲透作用的紙比較濕,不需要滲透作用的紙比較幹。

作品完成後,放在幹凈的盤子裏,夾起來晾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