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學術界普遍認為,中國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之壹,有4078年的歷史。與古埃及、巴比倫、古印度並稱為“四大文明古國”。
古埃及的第壹個文明(從公元前4000年晚期到公元前2000年早期)
文明的發生——埃及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壹,經歷了自己的舊石器時代和中石器時代。埃及新石器時代文化(三角洲西緣的梅裏姆達文化、埃及中部的法永文化、塔薩-巴達裏文化等。)是農牧混合文化。雖然埃及的農業起源於何時何地尚有爭議,但其農業文化在公元前6000-5000年已經相當發達,使用青銅器,為其文明的早期出現奠定了基礎。
在早期王朝,根據Manetto(壹位生活在公元前4-3世紀之交的埃及牧師)的說法,第壹個王朝是由古埃及國王menes建立的。此後埃及經歷了31個朝代(希臘征服前)。現代埃及學家將古埃及歷史分為幾個時期,每個時期包括幾個馬尼埃托王朝。早期王朝包括1-2王朝,大約持續了公元前3100-2686年。
根據曼內托的說法,美尼斯不僅是第壹王朝的建立者,也是埃及國家的建立者和統壹者。在南方建立自己的國家後,他征服了北方的三角洲。為了鞏固自己在北方的統治,他在河谷和三角洲的交界處建立了壹座要塞城市——孟菲斯(原名白城,希臘人所稱),其守護神是普塔(普塔,世界的創造者,藝術和手工業的守護神)。現代考古學沒有發現任何關於美尼斯存在的物證。因此,現代埃及古物學家往往把拿著文物的納爾邁或阿哈與美尼斯視為壹人,而有些學者則懷疑美尼斯的真實性。
古代王國時期和第壹個中間時期
古王國時期的社會經濟狀況,包括第3-6王朝,約為公元前2686-2181年,首都在孟菲斯。金字塔的建造開始於這個時期,最大的金字塔也是在這個時期建造的,所以古代王國時期也被稱為金字塔時期。
古代王國時期是古埃及奴隸制經濟大發展的時期。國家的統壹為社會經濟發展創造了相對穩定的環境;更大規模的灌溉系統的建設為農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條件。所有主要農作物(如大麥、小麥、亞麻、葡萄、無花果等。)後人在埃及種植的,在古王國時期就已經種植了。在農具方面,奴隸主在經濟上使用的是兩頭牛拉的重型犁,比使用簡單的木犁耕地要先進得多。從貴族墓葬中的繪畫可以看出,農業技術整體上還是比較原始的,但由於尼羅河泛濫後沈積的淤泥非常肥沃,所以糧食產量仍然可以養活古代王國龐大的統治階級國家機器和廣大的工匠。
王室控制國家事務:古代王國時期的君主專制不僅表現為國王本人直接控制國家的主要權力,還表現為王室控制國家事務,大部分高級官員都是王室成員。在第四王朝,威塞爾的職位大多由王子擔任。甚至在第5-6王朝,有壹個王子擔任威塞爾的職位。在薩卡拉,第5-6王朝的6個王子墓之壹,作為Vesil兩人都擔任過皇室事務主管和武將。古王國末期,王權削弱,地方貴族崛起。壹些當地貴族擔任威瑟爾。例如,在第六王朝,壹個名叫紮烏的威塞爾人原來是當地的貴族。不過,紮烏之所以能擔任威塞爾壹職,可能與他的兩個姐姐成為女王有關。
國王對臣民擁有無限的權威:在古埃及,國王淩駕於國家之上,所有臣民似乎都是他的奴隸。臣民們見到國王,只能親吻他腳下的塵土,而壹個許能被允許親吻國王的腳,將是莫大的榮幸。5-6朝壹些官員(如吳倪等人)的碑文所反映出的對國王的態度,充分說明了當時君臣關系的性質。但梅騰墓碑文所反映的3-4朝之交的官王關系似乎並不如此,5-6朝的亨庫和伊比的碑文似乎也表明當地貴族與國王的關系並非如此。也許,像吳倪這樣的人都是國王欽點的親信,所以他們對國王的態度和當地的貴族大相徑庭。
王權被進壹步神化:君主專制用神權強化王權,強化奴隸主階級的統治。在古王國早期及之前,鷹神荷魯斯是王權的主要保護者。第四王朝國王哈夫拉的雕像是由荷魯斯展開翅膀保護頭部而創作的。當時國王還有壹個荷魯斯的名字(頭銜)。然而,在古王國時期,對太陽神拉的崇拜逐漸發展,並在第五王朝占了上風。據魏斯特·卡爾·紙莎草記載,第五王朝的前三位國王都宣稱自己是拉申的兒子,也就是拉申的後代。從第三王朝開始,國王的名字就被寫在橢圓形的框架裏。這個框框象征著太陽照耀的區域,也意味著國王受到太陽神的保護。在古代王國時期,許多國王的名字末尾都有朵拉的名字。古代王國的國王們為了得到神權的支持,向神廟捐贈了大量的土地和勞動力。神化王權既是王權本身的要求,也是當時統治階級的需要。王權的神化也意味著奴隸主階級政權的神化。所以也是奴隸主階級所容忍的。為此,古埃及奴隸主保留了整整壹個祭司團。
金字塔的建造
金字塔是古埃及國王的墳墓,中國人稱它們為“金字塔”,因為它們的形狀像漢字“金”。金字塔的建造始於第三王朝的第壹位國王約塞爾。當時,他請著名建築師埃蒙·霍特普(Eamon Hotep)為他設計壹座墳墓。Eamon Hotep最初在薩卡拉設計並建造了壹個巨大的石墓。但是Jossel和Eamon Hotep對自己並不滿意,覺得不夠莊重。於是Eamon Hotep加了5個比對方小的Mastaba,就成了現在還能看到的Jossel的等級金字塔。高61.2米,底部東西長123.3米,南北長107.4米。金字塔底部有走廊和墓室,金字塔旁邊建有紀念廟,整個建築群四周有圍墻。第四王朝的第壹任國王斯涅夫魯茲建造了三座金字塔。他的第壹個金字塔在麥都門,這原本是壹個等級金字塔。後來把每壹層的臺階填進去,形成壹個金字塔形的金字塔;後來,他又命人在大舒爾建造了壹座真正的金字塔,但由於設計失誤,他發現建築中間的角度過大,不得不改變角度,從而變成了菱形金字塔,或者說是弧形金字塔。當然,斯涅夫魯對此並不滿意,於是他下令在大舒爾再建壹座有真正金字塔的金字塔。可以說,斯涅夫魯時期是等級金字塔向真正金字塔過渡的時期。最大的金字塔是由第四王朝的國王胡夫建造的(希臘人稱他為齊·霍普斯),其建築師是胡夫的兄弟海米安,地址選在孟斐斯附近尼羅河西岸的基澤。金字塔高146.5米,每邊長約230米。據說金字塔用了大約230萬塊大小不壹的石頭,平均每塊重約2.5噸。陵墓最初建在塔底,後來又在塔中間建了壹座陵墓。這座金字塔的入口在塔北離地面13米處呈三角形,這樣塔身的重量被均勻分散,通道口不會被壓壞。
根據希羅多德的記載,建造胡夫金字塔花了30年時間。前10年修建運送石頭的道路和地下墓室,後20年修建金字塔本身,每年雇傭65438+萬人。
在胡夫金字塔的旁邊,有這個王朝的兩位國王哈韋拉(希臘人稱他為茲夫林)和孟卡拉(希臘人稱他為麥凱·林努斯)的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前不遠處有壹座國王的獅身人面像,高約20米,長約50米。據說它的臉是按照哈夫拉的形象雕刻的。古埃及人認為獅子是天堂入口的守護者。
在這些金字塔周圍,也有許多貴族主人,象征性地體現了君主專制對其附庸的至高無上。
古印度
佛與夢的世界——印度文化
印度離中國很近,但由於高聳的喜馬拉雅雪山的阻隔,我們對這個鄰居知之甚少。“西天取經”在中國人的耳朵裏成了吃苦的代名詞。和古埃及的兩大流域尼羅河,以及中國的黃河和長江壹樣,印度河和恒河也孕育了燦爛輝煌的古代文化。
50萬年前,印度次大陸就有遠古先民。他們也刀耕火種,捕魚,狩獵和采集,並在這裏繁衍生息。到了大約壹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印度各地都有了聚落,人們開始從事農業,馴養牲畜,制作精美的家用電器。這壹切為燦爛的古代文明的誕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南亞次大陸,有壹個古老的國家,喜馬拉雅山巍峨,印度洋遼闊,氣勢磅礴,生機勃勃。這就是印度,被稱為“月亮之國”。因其疆域形似牛頭,有人稱之為“牛頭骨之國”。
印度,壹個神遊文明的古國
恒河,從喜馬拉雅山出發,穿過壹個被孟加拉灣、阿拉伯海和印度洋包圍的亞洲半島,滋養了這片土地,孕育了燦爛的文明,成為壹個國家的“聖河”。而這個幸運的國家就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壹的印度。
印度是文化的熔爐。這個國家獨特的歷史背景,使得它包含了從古代到現代,從西方到東方,從亞洲到歐洲等等多種文化潮流。另外,它是壹個由五個民族組成的國家,它就像壹個大的文化博物館。位於首都新德裏西岸的孟買是文化中心,而加爾各答每天都有關於文化的新聞。多樣化的音樂、舞蹈、芭蕾和喜劇讓遊客眼花繚亂,流連忘返。
在喧鬧的大城市生活久了,人們向往回到原來。印度傳統音樂的基礎是“自然”。它贊美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上帝之間的關系。四季的旋律都體現在傳統曲調“Lag”中——據說古人是受林中鳥鳴和樹枝燃燒聲的啟發,創作了第壹首《Lag》。至於歌的內容,源於北印度的宗教儀式。時至今日,傳統歌曲依然保留著古老的發音,演唱者的音質純正,使得歌曲保持了壹種簡單純粹的贊美詩的感覺。即使聽不懂歌詞,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聖與寧靜。
——Natyam,印度最古老的舞蹈之壹,印地語意為“舞蹈的藝術”。除了強調舞蹈的節奏,還強調伴奏音樂壹定要好聽,由莊重的詩詞和簡單的音樂組成。這是壹種祭祀舞蹈,能充分體現舞者的感情。它最初是由寺廟裏的寺廟舞女表演的。這個舞蹈的關鍵是保持上半身挺直,雙腿半彎,雙膝分開,雙腳像半開的扇子。雖然有嚴格的動作規範,但實際上每個演員的表演都是不壹樣的,大部分時間的表演都是即興表演,所以每個Natyam的個人風格都很強烈。
現在,這種傳統舞蹈又以壹種復古的潮流重新崛起。不過古代Natyam壹般都是獨舞,現在集體舞比較流行。壹群穿著華麗傳統服裝的婀娜舞者在優美的音樂中像仙女壹樣翩翩起舞,效果比獨舞還要好。今天,Natyam已經發展成為壹個技術藝術體系。
用泥爐和炭火烹制的美味食物
印度咖喱世界聞名,很多人認為米飯和咖喱是印度的主要食物和調料。但實際上,大米只是印度部分地區的主食,咖喱對大多數印度人來說是壹種奇怪的調料。其實沒有統壹的風格是印度菜最大的特點。而且印度各城市之間不僅飲食習慣差異很大,甚至每個家庭都有明顯的飲食風格。但總的來說,雞肉、魚肉、羊肉是最常見的。肉汁是印度的主要醬料,在印度各地都很受歡迎。當然,每個地方的肉汁都有其明顯的地方特色。在印度的廚房裏,只有新鮮的青椒和幹紅辣椒是辣的。所以不愛吃辣的遊客不用擔心吃不到正宗的印度菜。對遊客來說,印度最著名的傳統菜肴起源於印度王室。燉肉、醬和米飯是三種不同烹飪風格的基礎。但皇家美食畢竟只能在專門的餐廳和酒店吃,普通人對此並不“感冒”。在當地,很多受歡迎的印度菜都很家常,比如用煤火熬了壹整夜的塗著綠芥末的未發酵燕麥面包。這種簡單的冬季小吃被農民和城裏人視為最愛。在南方城市,正宗的脆餅和蒸年糕很有名。至於壹些沿海地區,除了螃蟹、龍蝦、虎蝦、貝類等海鮮大餐外,香香的椰子也是最常用的食材。
泥爐炭火烹飪是印度壹種獨特的烹飪方法。它對時機非常講究。當爐溫達到600攝氏度時,烹飪相差壹兩分鐘,甚至壹兩秒,都會影響烹飪的成敗。這樣做出來的肉不用油,吃的時候蘸酸奶。菜還沒上,吱吱作響的炭火和余香已經讓妳食指大動。
此外,在印度的許多地方,人們喜歡用壹種叫做“塔裏”的大淺盤盛食物。與“塔裏”用餐時,要入鄉隨俗,慢慢品嘗,狼吞虎咽只會讓當地人發笑。
天竺之魂-古印度青銅雕像展
古印度是壹個神話之地,有著極其發達的宗教和哲學。因此,古印度的銅像往往是神話、宗教偶像和哲學隱喻的象征,它們體現了神靈的精神。印度的銅像傳統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約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印度河時代的銅像舞者。公元前9-6世紀相繼出現的婆羅門教(印度教的前身)、佛教、耆那教,為古印度藝術提供了壹個永恒的主題,包括青銅雕像。在印度中世紀(7-13世紀),印度銅像達到了頂峰。
世界上最早的文明——美索不達米亞(希臘語意為兩河之間的土地)。文明(又稱兩河文明)起源於底格裏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河谷——蘇美爾地區(中下遊)。美索不達米亞是巴比倫的所在地,也就是今天的伊拉克境內。
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250年,兩河文明達到頂峰,在《舊約》中被稱為“示拿之地”。兩河兩岸堆積的沃土,歷史上稱為“新月沃土帶”(與“金三角”齊名的南美地區稱為“罪惡新月帶”)。因為兩河不會像尼羅河那樣有規律的泛濫,所以需要觀察天象來確定時間。生活在下遊的蘇發明了農歷,以月亮的盈虧為計時標準,將壹年分為12個月和***354天,並發明了閏月,放置了與陽歷不同的11天。把壹個小時分成60分鐘,以7天為壹周。他還會計算分數,加減乘除,解壹元二次方程,發明了10進位法和16進位法。他們把圓分成360度,知道π接近3。甚至計算不規則多邊形的面積和壹些圓錐體的體積。
公元前4000年,任素梅首先發明了具有表意和能指符號的象形文字,因為這些文字大多刻在磚塊、石頭或黑色玄武巖上。泥板上“筆力重,印痕深”,形似楔形,故稱楔形文字。
佛教
佛教產生於公元前6世紀,其創始人是喬達摩·悉達多,後來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他的弟子稱他為“佛”,意思是“壹個很有悟性的人”。佛教主張眾生平等,認為人的痛苦根源在於人的欲望。只有苦練,消除欲望,才能達到“極樂世界”。[編輯此段]古巴比倫和巴比倫
世界上最早的文明——美索不達米亞(希臘語意為兩河之間的土地)。文明(又稱兩河文明)起源於底格裏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河谷——蘇美爾地區(中下遊)。美索不達米亞是巴比倫的所在地,也就是今天的伊拉克境內。
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250年,兩河流域的文明達到頂峰。舊約稱它為“希納之地”。兩河兩岸堆積的沃土,歷史上稱為“新月沃土帶”(與“金三角”齊名的南美地區稱為“罪惡新月帶”)。因為兩河不會像尼羅河那樣有規律的泛濫,所以需要觀察天象來確定時間。生活在下遊的蘇發明了農歷,以月亮的盈虧為計時標準,將壹年分為12個月和***354天,並發明了閏月,放置了與陽歷不同的11天。把壹個小時分成60分鐘,以7天為壹周。他還會計算分數,加減乘除,解壹元二次方程,發明了10進位法和16進位法。他們把圓分成360度,知道π接近3。甚至計算不規則多邊形的面積和壹些圓錐體的體積。
公元前4000年,任素梅首先發明了具有表意和能指符號的象形文字,因為這些文字大多刻在磚塊、石頭或黑色玄武巖上。泥板上“筆力重,印痕深”,形似楔形,故稱楔形文字。
空中花園是世界七大奇跡之壹。傳說這座花園是當時的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為女王建造的。因為巴比倫地處沙漠,氣候炎熱。女王的家鄉春天溫暖,夏天涼爽,非常舒適。皇後因為思念山巒起伏、樹木蔥郁的家鄉,病了很久。為了不讓皇後傷心,國王命令工匠在假山上建壹座花園。花園分三層,有水道,種有許多奇花異草。從遠處看,這座花園似乎長在空中,因此被稱為空中花園。
之後,尼羅河文明和印度河文明在兩河文明的推動下發展起來。希臘人從那裏學到了數學、物理和哲學;猶太人從那裏學到了神學,並傳播到全世界;阿拉伯人從那裏學習建築,並用它來教育整個中世紀野蠻的歐洲。
公元前2000年左右,亞摩利人建立了巴比倫王國,以巴比倫城為首都。公元前1792年,漢謨拉比登基,征服了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統壹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頒布了《漢謨拉比法典》,這是世界上第壹部比較完整的成文法典,但不是最早的,最早的叫《烏爾納姆法典》。漢謨拉比法典共有282部* *,刻在壹根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巖柱子上..
公元前689年,巴比倫王國被亞述摧毀。公元前605年,新的巴比倫王國摧毀了亞述。後來聖殿教掌權,終於在公元前538年被波斯在伊朗高原消滅。古代兩河流域的文明作為壹個獨立的整體而終結。
以上介紹的是大江流域的古文明。
世界公認的五大文明古國(降序排列)
壹個國家/文明開始的時代。
巴比倫: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250年。
古埃及: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2000年
古希臘:公元前3000年前~ 1100年。
古代印度:公元前2000年
中國:商朝建立於公元前1600年。目前西方公認的中國有3500年歷史(夏朝沒有證據,如果算上夏,是公元前2070年建國)。
四大文明古國壹般用來指人類四大文明最早誕生的地區,如古巴比倫、古埃及、中國、古印度。但由於缺乏準確的古文明文獻記載,學術界對其誕生的具體時間仍有爭議。人類今天擁有的許多哲學、科學、文學和藝術知識都可以追溯到這些古老文明的貢獻。
四大文明都建在容易生存的河臺附近。在北半球,尼羅河、黃河、長江流域以及印度河、恒河流域這兩大流域先後產生了世界四大文明。
7000 -4000年前,古文明從新石器時代進入青銅器時代,然後進入鐵器時代。大多數社會制度采用奴隸制,而國家政權是後來才產生的。古埃及的諾姆文明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文明。
四大文明古國都有自己的神話傳說。他們利用神話來加強他們的專制統治。古埃及法老自稱“太陽神之子”,巴比倫統治者漢謨拉比自稱“月神後裔”,中國君主自稱天子。
四大文明古國都有自己的歷法,每年用閏月分為12個月。每個文明都創造了自己的文字。印度河、黃河和兩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輪制作陶器。埃及和兩河流域都計算過圓周率,巴比倫和中國發現了勾股定理,印度發明了阿拉伯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