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春秋時期楊伯鈞《左傳註》【春秋時期楊伯鈞《左傳註》註釋特點探析】

春秋時期楊伯鈞《左傳註》【春秋時期楊伯鈞《左傳註》註釋特點探析】

《左傳》作為中國第壹部編年體歷史著作,被譽為先秦史書中的“背書之冠”。歷代學者對其研究不休;近代楊伯鈞先生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對《春秋左傳》進行了註釋和整理,是壹部總結《左傳》古今註釋疏疏的力作。其註釋豐富全面,成為後人研究《春秋左傳》不可或缺的工具書。本文試從《左傳》文本中梳理、分析楊註的得失。

關鍵詞楊伯鈞;春秋時期的《左傳》註釋:註釋排列

《左傳》是中國第壹部完整的編年體史書。本書主要描述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歷史事件及其相互關系,內容廣泛,記述豐富詳實。生動地反映了春秋時期的社會面貌。由於其重要的史料價值,對《左傳》研究分析做出評論的人層出不窮,湧現出壹大批有價值的新作。

到了現代,對古人的研究成果有了創新性突破的註釋是楊伯鈞先生的《春秋左傳註》。楊本《春秋左傳註》註釋特點突出,註釋豐富,註釋完備,引用廣泛。同樣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尊重歷史事實,真實再現當時的社會面貌。在解釋方法上,遵循古制,結合義、形、音進行解釋。壹個壹個地分析句子的解題方法更能說明問題。無論對詞語還是句子的解釋,在每壹個類別下,都可以酌情劃分出各種子類別,每壹個類別都有自己的特點,但又形成了壹個統壹的解釋體系。在史實考證上,楊本《春秋左傳註》對古籍進行了全面的整理,並根據實際需要對舊註進行了篩選和酌情使用。在壹篇筆記中,它集筆記的收集、校勘、註音、考證於壹體。這種解讀方法更加可靠和豐富,便於讀者閱讀和使用。正文前面還有修訂說明、出版前言、例題和參考書目。這使得本書更加完整準確,適合各個層次的學習者,也為讀者學習本書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研究方法。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試圖通過分析比較,總結出楊本《春秋左傳註》的詮釋特點。

壹是尊重史實,考證性強。

《春秋左傳》是壹部史書,歷史的研究沒有虛構和想象的空間。關於他書中記載的史實,他去偽存真,做了深入細致的考證。對於同壹個史實,如果在其他史書中有記載,楊先生比較它們的異同,作出判斷。如果他無法判斷,他就永遠不會附上他的意思,而是通過存異來解決。《春秋左傳》寫得比較早,引用了很多書。但由於所引用文獻或歷史的局限性,所記載的事件可能會有不同的版本。所有這些都在筆記中記錄下來,並在必要時進行分析。這樣既能準確把握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又能通過比較取長補短,更便於讀者理解《春秋左傳》編年史的特點。比如《左·溫柱安公十八年》有這樣的描述:“文公二嬪妃,尊贏而宣公。”原文只有九個字,楊朱卻用了兩百多字來解釋。他引用了《陸士嘉史記》和《左傳》進行比較。人們認為司馬遷所說的出自《左傳》,但對整個事件的記載比《左傳》更詳細,所以引用了陸士嘉的文字對《左傳》進行補充,使其更完整。

由於《左傳》歷史久遠,裏面記載的很多東西都找不到書證或者文物證據。不同的學者對壹些問題持有不同的觀點,學術界也沒有統壹的解釋。在這個問題上,楊先生充分尊重歷史事實,在盡力尋找解決辦法時,註有“古闕疑”、“不詳”、“疑”等字樣。這充分體現了他科學嚴謹的學術態度。如《左傳·莊公二十八年》記載娶賈,無子。余其江生下了秦牧夫人和她的長子申生。關於齊姜這個人物,眾說紛紜。杜對說:齊姜,吳宮妃子。《晉書·世家》雲:太子,其母,字琦江,早逝。顧《大事表》卷五十二《魏戚將辨疑》,說戚將是未即位時娶的正妻。張《左傳讀本》亦稱齊姜妾者非哀侯,乃孝子侯之妾。經過考證,楊本認為這些不同的觀點都是沒有根據的。後面標著:“懷疑是可以的”。

楊朱利用壹切可得的文獻資料,逐壹分析研究,在廣泛的征集和引用中,找到了較為合理的解釋。他不做主觀臆斷,不盲從他人意見,充分尊重歷史事實,這是其獨特之處。

二是註釋分類細致全面,註釋豐富翔實。

楊先生的筆記內容相當豐富,包括歷史知識、名物制度、風俗習慣等等。比如《春秋左傳》中有很多關於古代“禮”的內容,比較晦澀。而楊伯鈞則在關於“禮”的部分進行了闡述。通常將它與李周、李逸和李記的相關記錄進行比較,以探究春秋時期禮儀制度的真實情況。在訓詁學中,不僅僅是對原文中的詞句的解釋,還涉及到句讀、註音和解釋語法。例如,在句子閱讀中,楊朱采用了新的標點符號,不僅對傳記和註釋進行了標點,而且還標記了所有其他引文。對於壹些較難的句子,楊老師經常做筆記,進行詳細的考證,並對舊筆記的不足之處進行糾正。在註音方面,以正音法為主,也有表示聲調以區別意思的。比如《左傳·莊公二十二年》:“飲桓公酒,其樂無窮。楊註:飲之,去其聲。現在我們通常把喝酒讀成升調,這裏讀成降調,有使役用法的意思,意思是讓某人喝酒。作為壹名語言學家,楊先生對詞語和句子的解釋非常嚴格。比如《春秋左傳》中涉及的器物、禮器、服飾就很多。現在名字的變化很多,我們今天很難看到很多物體。如果我們不清楚這些名字,往往會影響我們對整體意思的理解。楊朱也非常重視對物體名稱的註釋。他主要是通過講解物品的類別和特點、用途、名稱的起源和演變等方法,把這些物品展示給大家。《左傳·哀公八年》楊註:闞為禾本科植物。泡其莖,然後剝之,以為繩索或草鞋可修屋,詩池、馬丁東門可浸坎。這裏不僅形象地說明了闞的目的,還介紹了它的科、屬,比較科學。幾種方法的綜合運用,使讀者在閱讀後能清楚地理解這四件事,躍然紙上的形象歷歷在目。原本枯燥的古代漢語,在他的演繹下變得生機勃勃。

第三,對引進、刪減、簡化、簡化進行詳細而恰當的說明。

楊先生著有《春秋左傳註》,引用書目涵蓋天文、地理、音韻、文字、訓詁、語法修辭、宗族譜系等。同時,他也註意到自己吸收了現代地下考古中發現的新材料,將甲骨文、金文、帛書、簡書等出土的壹些古代文物靈活運用到《春秋左傳》的註釋中。

如此大量完整齊全的材料,在實際運用到註釋的過程中,楊先生並沒有盲目積累,而是本著去粗取精、博采眾長的精神,壹壹校對。對於《左傳》中前人的研究成果,他以科學的態度認真分析,從善如流。我們在吸收和借鑒前人的基礎上,充分探索,產生了許多真知灼見。許多觀點成為新的討論和研究內容。

古人對《春秋三傳》的解讀各有不同,但都沒有經過考證。楊的註解看到了這個空白,打破了桎梏。在註釋《春秋左傳》時,多次引用《公羊傳》和《梁傳》。比如《左傳·桓公二年》就記載了攻打孔家的事。楊註:“公、易列傳認為欲先殺孔之父,與《左傳》所述不同。”宋時嘉》都用《左傳》在此,我們對《公傳》和《易傳》進行比較,既凸顯了《左傳》的重要地位,又拓寬了《左傳》研究的視野。

以上三點,充分印證了楊伯鈞《春秋左傳註》的可靠性和科學性。本書集前人註解於壹身,承上啟下,強調論證,區分難點。說它是近代最好的《春秋左傳》註釋本是當之無愧的。本書無論在註釋內容還是編排體例上,都在繼承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有所突破和創新,無論是對《左傳》的研究,還是對古籍的註釋和疏解,對學習者都大有裨益。

參考

【1】楊伯駿。春秋時期《左傳》註[M]。北京:中華書局,1981。

[2]王偉鋒。春秋時期《左傳註》中的文字註釋[J]古籍整理研究雜誌,1999,(02)。

[3]陳·。《春秋左傳註》註釋五題[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0,(04)

[4]莊建東。沈玉成先生譯《左傳》質疑[J]新鄉師範學院學報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