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黃河的作用和意義

黃河的作用和意義

黃河的作用和意義如下:

黃河攜帶黃土高原的黃土向下遊形成華北平原,黃河支流渭河、汾河造就了關中平原和汾河河谷平原。這些平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因為黃河有中原。

這些平原是世界上最適合耕種的土地之壹,仍然養活著中國三分之壹的人口。這就是母親河的意義。

在古代歷史早期,世界航海技術還不發達的時候,中國東南沿海是壹片蠻荒之地。中國連接世界最重要的通道是河西走廊(直到唐朝玄奘去印度取經,還是走這條路線,而不是路更近的西南地區。通往西域和歐洲的路線,更不用說河西走廊了)。

與河西走廊相連的中華文明的疆域是黃河流域,所以黃河流域的人們與世界的交流最為便利,文明發展程度最高(青銅和鐵的冶煉技術大概是從西域傳入中國的),這基本上使得中華文明在中原的崛起成為必然。

黃河位於中國北部,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之壹,也是中國第二長的河流。黃河的“黃”其實是泥沙。古書載:“黃河鬥水,泥居第七。”

黃河90%的泥沙來自黃土高原,這裏土壤疏松,容易侵蝕分散。每當它被暴雨沖刷,就會流失大量的水土,流入黃河。

流域冬長夏短,冬夏溫差大,季節氣溫變化明顯。流域內降水較少,以旱地農業為主,冬幹春幹,夏秋季降水集中在7、8月份。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北麓的約古宗列盆地,自西向東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陜西、河南、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終流入渤海。黃河全長約5464公裏,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裏。

水利部網站“黃河網”記載為:流域總面積79.5萬平方公裏(含內流面積4.2萬平方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