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社會,歷朝歷代都有疫病流行,特別是隋唐五代時期,許多文獻記載的瘟疫就有50多種,瘧疾、傷寒等也時有發生。那麽,在醫療技術落後的古代,古人是如何控制疫情的呢?
古代瘟疫文學
從古至今,鼠疫的傳播有三個必不可少的因素: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所以古代人基本上是從這三個方面來控制重大急性傳染病的。第壹個也是最重要最快捷的措施自然是切斷傳染源,從而迅速切斷瘟疫帶來的慘痛悲劇。古代的瘟疫之所以能夠肆虐九州,是因為當時的醫療條件確實落後,也因為沒有及時切斷傳染源,造成了疫情過後屍橫遍野的局面。
影視劇中受災的人
歷代統治者吸取這些教訓,主動切斷傳染源。比如明末清初,天花就是當時延續下來的著名瘟疫之壹。為了切斷天花的傳染源,清朝專門設置了?天花檢查員?對所有天花病例采取了隔離措施,很好地控制了天花傳染源;如果官員隱瞞有關痤瘡患者的虛假報告,壹旦被調查,他將作為死罪受到懲罰。清朝的這種做法大大降低了天花瘟疫的感染率。
古代醫學隔離
其次,古代統治者還設置了疫情隔離區。根據易經:?無病進出,不怪朋友?這句話是告誡人們,疾病患者不要與人交流,以免傳染他人。可見,早在先秦時期,瘟疫爆發時就有患者被隔離。到了魏晉時期,病人隔離制度已經形成。
在此期間,建立了壹個治療流行病人的醫療機構:六病堂。如果家人有疾病,可以送到這裏安置,以免傳染給家人朋友。到了唐代,房屋的隔離更為流行,比如專門收養麻風病人的?埋沒人民廣場?。歷代疫區的隔離措施是疫情處理中最重要的。只有做好這壹點,才能阻止疫情的進壹步蔓延,真正切斷鼠疫的傳播。
古壹光
再者,古代切斷疾病流行的另壹個重要渠道是對病屍的處理,古人稱之為?蓋住骨頭?。如果對有鼠疫的屍體置之不理,就會導致大量的病毒和細菌屍體。所以這些病屍如果不及時掩埋,隨意傾倒在田間地頭,就會導致病菌的傳播和流行。比如在唐五代,遇到重大災難和疫情時,會有專門的掩埋和隔離死者屍體的做法。據史書記載,天寶元年江左地區爆發瘟疫,唐玄宗下令全國官吏負責掩埋屍體。此後20多年沒有發生大的疫情。唐代的埋屍措施也為市場防疫提供了重要參考。
古代瘟疫恐怖
最後,面對疫情,歷代統治者也有特殊的預防和救助措施。疫情災難的突然入侵,極大地影響了災區人民的生活。這時,政府會積極發放救濟糧,減免疫區人民的稅收;與此同時,古代朝廷還派遣專門官員執行派遣醫生的政策,以安慰災區人民,將災民從泥潭中解救出來。古代每壹次瘟疫的控制都是以人們寶貴的生命為代價的。過去的經驗和教訓仍然值得思考,並應用於當前的抗擊疫情鬥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