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石原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遊泰山時所刻,有***144字樣;後半部刻於秦二世胡亥即位元年(公元前209年),有78個字。石刻四面寬窄,刻字22行,每行12字,***222字。兩個碑文都是李斯寫的。秦二世聖旨僅剩10字,即“臣病請死”,又稱“泰山十字”。據《清道光八年(1828)泰安縣誌》記載,宋正和四年(1114),在岱頂玉女池上刻石,可識字146字,有76字被塗去。明嘉靖年間,在京的徐將此石移至袁俊宮東宮。當時的二世聖旨只剩下四行29字,即“我求刻聖旨,是因為我明白我求死。”清乾隆五年(1740),畢夏寺毀於大火,石刻丟失。
嘉慶二十年(1815),泰安老人姜銀銀佩帶領依桐柴蘭臯在山頂玉女池中發現2塊殘石,剩余10字,於是將殘石嵌於岱頂東嶽廟墻中。清道光十二年(1832),東嶽廟城墻倒塌,臺安縣令徐宗幹“拼命在瓦礫中尋找殘石”,指示道士劉傳業將殘石搬下山,嵌於岱廟碑墻內,並寫了後記記載其經過。光緒十六年(1890),石頭被盜,縣令毛把石頭拿到城北門橋下放了十天,然後放在岱廟的院子裏。宣彤二年(1910),知縣余慶蘭在岱廟周圍的永亭建石屋,將秦泰山刻石、徐宗幹後記和自己寫的序***3石嵌在石屋內,四周用鐵柵欄圍起來。1928移至岱廟東王座,建門戶碑龕,內建以上三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紀念碑正面用玻璃保護。
有很多秦時泰山石刻拓片。岱廟碑廊陳列有清代聶建光刻制的29字明拓片和徐宗幹刻制的29字舊拓片兩塊石刻。1987泰安博物館復制秦刻石全文,立於岱廟後寢。
秦山石刻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書法嚴謹蒼勁,穩重平和;字形公正對稱,修長優美;線條圓健如鐵,方愈圓;結構對稱,橫平豎直,外拙內巧,疏密適宜。元和敬贊曰:“拳直如釵,彎鐵美奇。千年瘦壯,回頭看胖人家更傻。”《戴氏》曰:“秦雖無道,文筆書法無與倫比。”魯迅認為秦泰山石刻“質而有力,實出於漢晉碑刻”。目前是壹級文物收藏。
泰山石拓片29字,10字常見。傳世拓片應以無錫安國明代收藏的宋代拓片為準,共165字。此集由中村(1866)於昭和十五年(1940)七月壹日收藏。另壹部53字,也被日本、上海藝苑商震社、日本書店、二選社的名著系列所抄襲。秦石刻中,只有這壹件是真的有瑯琊臺石刻,其余都是後人模仿的。
石鼓文是唐代陜西鳳翔發現的最早的石刻,被譽為世界“石雕之祖”。因為這些字被刻在十塊鼓形的石頭上,所以被稱為“石鼓文”。本文介紹了秦國君主的四言詩10,又名《獵》。今天國內考古界普遍認為是戰國時期秦國的遺物。石鼓文的書法優於西周的金文,後者啟發了秦朝的篆書。從書法上看,石鼓文優於秦公貴(春秋中期青銅器,銘文涵蓋十行五行,計121字)。他的書是《石鼓》和《秦篆》的前身,文字方正大方。凡橫折豎折之筆,方含於圓中,轉折處豎畫收筆,往下漸伸。其勢粗獷明朗,確有秦朝強大的霸權氣勢。)規則,但更傾向於方而富,筆的首尾為藏鋒,圓而渾,結促長短,對稱適中。古毛雄秀,古今之冠。石鼓文是篆書大師和小篆的開創者,在書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由大篆演變成小篆的過渡字體,尚未定型。石鼓文被歷代書法家奉為學習篆書的重要楷模,被譽為“書法家第壹準則”。石鼓文對書法界的影響在清代最為鼎盛,如著名篆書家楊沂孫、吳昌碩等,他們之所以形成自己的風格主要得益於石鼓文。
明代大收藏家安國收藏的十種石鼓文拓片,自稱十鼓齋。其中最好的是北宋三本的延伸,三軍的摹仿被命名為先鋒、中全、侯莉。這是世界上保存文字數量最多的最好的拓片,現在流傳到日本,保存在東京的三井紀念美術館。2006年春,三本書同時來華,參加上海博物館中日書法展。
北京故宮博物院是壹幅明代拓片,也很珍貴。
[惠品]
俞:筆之形也,若傳神,則自然無窮。遠則虹紳結網,遠則瓊舒脫。(《舒舒賦》)
清·康有為:若石鼓文,金鈸落地,草木皆雲。我不為整段費心,我有自己獨特的天賦。體略方扁,蟲氣相近。石鼓不僅是中國第壹件古物,也是書法家的第壹準則。(《易洸·周爽譚》)
清康有為:鐘鼎和“耍”字都在方長短之間,有直形或斜形,各有形體,奇特生動。構圖也是跌宕起伏,星星美則有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