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壓力機起源於15世紀的德國。約翰·東迪伯格發明了活字印刷術,然後人類的摩擦印刷機就誕生了。從1920年代的液壓螺旋壓力機到1930年代的電動螺旋壓力機,到1950年代生產的電動螺旋壓力機,再到1970年代的高能螺旋壓力機。直到20世紀末,日本才研制出伺服驅動的電動螺旋壓力機,現在德國的Lasker和日本的Enomoto,中國的鄭州華龍機械制造都研制出了伺服驅動的電動螺旋壓力機。
在我國,第壹代摩擦壓力機的傳動效率只有60%左右,已經被國家明令禁止。第二代高能螺旋壓力機很難做出兩個壹模壹樣的電機,輸出不壹致,維護成本比較高。與第壹代螺旋壓力機效率較低相比,第二代高能螺旋壓力機結構復雜、維護成本高,伺服直驅式螺旋壓力機的出現有效解決了這些問題,結構簡單、運行可靠、體積小、功率大,有效減少了機械傳動的維護工作量,適應大振動場合。
伺服技術的出現開始引領電動螺旋壓力機的發展方向,鍛造向智能化自動化發展。伺服時代的出現無疑將引領鍛造向更先進的技術發展,成為更多鍛造企業的考慮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