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本書的起源和簡牘
1.書籍的起源
2.簡牘
帛書、紙書、卷軸式
1.絲綢書籍的使用
2.紙的發明和使用
3.滾動類型
第三,印刷術和活字印刷術的發明
1.雕版印刷的發明與創新
2.印刷書籍各部分的技術術語
3.把書頁堆積成壹本書的進化形式
第二章古籍目錄
目錄的類別
1.官方維護目錄
2.歷史記錄目錄
3.私人匯編目錄
4.版本目錄
5.專題目錄
24部分分類及其內容
三個目錄的作用
1.指明了學術研究的方向
2.打開版本存儲庫的密鑰
3.學術淵源考證
第三章古地理的演變
關於先秦時期的地理知識
1.九州說
2.十二個州說
秦漢以後的地理行政區劃
1 .州
2.縣
3.中國
4.道
5.政府
6.軍隊
7.路
8.省
9.縣
第三,如何查找地理演化數據
第四章地方誌
地方誌的演變
1.國家區域記錄
2.地理
3.地圖經典
4.地方誌
5.地方誌編纂機構的設立
二、地方誌的特點
1.歷史的連續性(繼承)
2.內容的廣度
3.材料的真實性
4.思想的局限性
三本地方誌的作用
1.農民戰爭史料
2.少數民族史料
3.經濟情報
4.科技信息
5.中外文化交流資料
第五章古代婚姻
婚姻的概念及其社會作用
1.婚姻觀念
2.婚姻的社會功能
二、原始社會原始群婚的演變
1.原始群婚
2.近親結婚
3.次血緣婚姻和對偶婚
4.壹夫壹妻制
奴隸社會的婚姻
1.轉移系統(轉移系統)
2.假裝打婚(搶婚)
3.妾制
封建訂婚和結婚儀式
1.訂婚和結婚儀式的演變
2.封建婚姻法對雇傭婚姻的監護。
第六章古代國子監和書院
帝國理工學院的演變
1.原始社會的教育
2.周代的畢勇
3.漢代以後國子監的興衰
A.國子監教師職稱
B.Tai學生的入學要求
C.學習和考試科目
4.國子監的學風
第二,書院的演變
1.書院的興衰
2.學院的特點
A.學術研究與教學相結合
B.通過“說”進行學術交流
C.獲獎後,註意傳遞、幫助、帶。
D.註意總結自學方法
3.學院的學風
第七章古代選舉和科舉
1.選舉的演變
1.原始社會的“選賢任能”
2.夏、商、周的“養才”
3.戰國時期招賢納士,培養人才。
4.漢代的選舉制度——推薦與征用
5.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
科舉的興衰
1.隋唐科舉制度的建立
2.唐代詩賦
3.宋代的科舉改革
4.元代的左、右表
5.明代八股
6.清代滿漢兩榜
第八章古代官員
先秦官員
1.夏商官員
2.周代官
二秦至清末的官員
1.中央官員
A.中央指揮官
B.行政長官
C.監察長和訓誡官
D.歷史學家
2.地方官員
第九章古代建築
古代建築的歷史分期
1.古建築形成時期
2.古建築的成熟度
3.外來民族文化采集期
4.古建築的高潮
5.古建築的落地期
6.古建築的漸變時期
二、古代建築的基本特征
1.“宮殿”是主體建築的基本法式風格。
2.平面布局,註重造型之美
3.雕刻和色彩的運用
4.建築風格的多樣化
三座花園建築
第十章古代生活用品
日常用具與禮器的關系
第二,古代器物的發展
三個對象的簡要說明
1.炊具
2.食物容器
3.葡萄酒容器
步驟4:容器
5.飲水機
6.武器
7 .玉器
第壹章XI古代繪畫
原始的美學觀念
古代著名畫家和畫派
1.六朝畫家
2.唐五代畫家
A.人物畫家
B.風景和花卉畫家。
3.宋代畫院與畫派
A.宋代畫院
B.畫院外的畫家
4.元明清畫家與畫派。
A.人物畫家
B.風景和花鳥畫家
三、中國畫的風格特征
第十二章古代宗教(佛教和道教)
宗教迷信和神話
2.中國古代的宗教
1.佛教
A.基本教義
B.主要教派
①天臺宗
②發祥宗
③華嚴宗
④禪
C.對文化的影響
2.道教
A.基本教義
B.主要面額
(1)太平路和五鬥米路
(2)統治階級帝王號及其派系。
C.對文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