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天津和平區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天津和平區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1。第五大道2號。濱江大街

-

在天津市中心的南部,中國西南著名城市成都路、重慶路、常德路、大理路、木南路、馬場路六條街道並列東西。天津人管它叫“五大道”,也叫五大道地區。

第五大道有2000多棟建於英國、法國、意大利、德國、西班牙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花園式住宅,占地60多萬平方米,總面積654.38+0萬平方米。其中有300多處著名建築和名人,被公認為天津獨壹無二的世界建築博覽會。

第五大道強烈的歷史感也是獨壹無二的。作為近代天津歷史的反映,第五大道地區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許多現代名人都在這裏留下了足跡,每棟建築都蘊含著故事,充分展現了現代中國的百年風雲。包括曹錕總統、徐世昌總統、北洋內閣六任總理、愛國人士張、起義將領高樹勛、20世紀20年代短跑世界冠軍埃裏克李、31的美國總統胡佛、馬歇爾國務卿等數百位中外名人都曾在此居住。

第五大道依然優雅、獨特、安靜。來到第五大道,會讓我們遠離喧囂浮華的世界,就像走進了安靜的國際建築博物館。

第五大道的賽馬場路

馬場路是第五大道地區修建最早、最寬、最長的道路。19年底,英租界主席德崔林在銅樓“養元園”壹帶修建別墅和賽馬場。此後,在馬場東面修建了壹條通往馬場的道路,也就是今天的馬場路的前身。道路長3.2公裏,寬20米,街道上有花壇。賽馬場在1900年的義和團運動中被毀。1901年,英租界當局改建馬場,整修舊路,並將此路正式命名為馬場道,即馬場道。

馬場路121號小洋樓,原名“聞達石樓”,典型的西班牙花園別墅,也是第五大道最早的建築。位於馬場道的是前北疆博物館和商業技術學院。北疆博物館是中國最早的博物館之壹,始建於1922。該建築呈工字形平面,具有羅馬建築風格。工商學院建於1925。主樓三層有地下室,屋檐外有大蘑菇石墻,曼塞爾式瓦頂,圓形時鐘,是法國羅馬式建築風格。

第五大道的睦南大街

木南路長2.08公裏,有74處風景建築,22處名人故居,4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道路兩旁綠樹掩映,風格各異的外國小洋樓。行走其間,讓人感覺道路、房屋、樹木的空間尺度恰到好處。

木南路20號是孫殿英的舊居。建於1930,三層西式古典豪宅,帶地下室,相當豪華。24號是中國近代外交官顏惠卿的故居,建築具有歐洲古典建築風格。二十八號羅馬式柱廊式意大利大宅是天津八大名人後裔李書福的故居,李曾任天津銀行經理。50號是張學良的二哥張的故居,紅磚清水墻,坡屋頂,具有英式庭院別墅風格。

五大道的起源

第五大道的發展隨著天津現代化的步伐而發展。從城市發展的歷史長河來看,天津是壹座年輕的城市。鴉片戰爭前600多年,天津從壹個普通的軍事要塞和漕運中心發展成為運河以北的新興商業城市[13.09 -0.30%],成為繁華的“吉爾吉斯斯坦都城”。開埠後的幾十年裏,迅速成長為壹個工商業大都市,這在中國傳統的城市體系中並不多見。當時天津的“去沈京二百余裏,為南北往來之要沖”,可以起到“接舟,聚天下粟,帶天下貨益京師”的作用,正所謂“為江海之要沖,為吉之門戶”。特殊的地理位置賦予了天津特殊的政治角色——保衛京都,尤其是在中國近代史上。許多重大事件都與天津有關,正如近鄰金悅在《天津政治風俗演變》的序言中所說:“幾十年來,國家改革的大計劃,特別是管理的發展,成了壹個國家,然後逐漸擴散到各省,這是天下興廢的關鍵。”

自1860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北京條約》簽訂,天津被迫成為通商口岸,租界也隨之出現。到20世紀初,天津已有9個租界,成為近代中國租界最多的城市。各國租界占領時間最長的超過80年,最短的超過10年。從城市發展階段來看,天津被迫開埠,從此天津進入了從傳統時期的過渡時期,即從封建交通樞紐和商業城市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工商業港口和貿易城市轉變。

五大道體現了天津骨子裏的氣息。雖然很難用壹兩句話概括天津的地域文化,但毫無疑問,這種文化的形成和發展與天津的發展密切相關,而天津的人口聚集對天津的發展和文化形成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

天津和平路步行街長約1230米,天津濱江路步行街長約1290米,兩條步行街加起來長2520米,是中國最長的步行街。升級後的商業業態涉及大型零售百貨、服裝、餐飲、文化、娛樂、攝影、金融等。整個濱江路商圈在充分發揮老商圈濃郁文化氛圍的同時,也將成為商圈的主脈,成為商賈雲集、人潮湧動的“黃金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