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年殘疾人遊記
作者劉鄂(1857-1909),用20個篇章,描寫江湖騙子中“老殘”的故事,藝術成就最高。胡適認為這本書描寫最準確。
《官場現形》是晚清譴責小說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四大譴責小說之壹。***60倍,結構排列與《儒林外史》相似。壹個人敘述完後,轉移到下壹個人,以此類推。作品聚焦晚清官場,聚焦封建社會崩潰時期舊官場的腐敗、黑暗和醜惡。
有軍部尚書、巡撫、知府政綱,也有縣官、行政長官。他們骯臟、卑鄙、迷茫或腐敗,構成了壹幅晚清官僚醜惡的圖景。
2、?天空中的官場
作者李(1867-1907)有60本書,每壹章都是由獨立的短篇故事匯編而成。
20年見證的詭異局面?吳(1866-1910),計108次。這是壹本自傳體小說。
通過主人公從父親去世到生意失敗的近200個短篇故事,勾勒出從中法戰爭到20世紀初的20多年間晚清社會出現的種種奇奇怪怪的情況,反映了比官場更廣泛的社會生活。
除了官場,還涉及商場,國外市場,科研領域,醫學占星。對中國日益殖民化的封建社會的政治形勢、道德面貌、社會風俗、人情人情等進行了相當深刻的揭露,具有較高的認知價值,可以幫助讀者看到晚清社會和封建制度不可逆轉的歷史命運。
3、?二十年來目睹的奇怪情況
作者吳沃瑤(1866-1910),108章,反映了中法戰爭後二十年中國的社會現象。
老殘遊記?劉鶚(1857-1909),劉鶚筆下,筆名洪都白蓮生,***二十回。劉鶚是企業家和學者,不是專業作家,但作為作家的名號遠勝於企業家和學者。這部小說是他晚年寫的自傳體未完成作品。
小說以庸醫老殘(鐵英飾)為主角,敘述了他在中國北方遊歷期間的經歷和活動。揭露了清政府的腐朽黑暗,官員的殘暴昏庸,人民的貧困壓迫等。,並特別強烈地批判了那些被稱為“清官”的人對人民的虐待。作者通過《老殘遊記》表達了自己的社會現實和民族危亡。
4、?邪惡的海洋之花
作者曾樸(1872-1935)共有30章和5個附錄。也就是賽金花和冠軍金的故事。
曾樸的《惡之花》(1872-1935),35次。《孽海花》是壹部兼具譴責小說、歷史小說和政治小說特征的小說。在小說《金淑》(文清)中獲得壹等獎後,他在蘇州娶了名妓傅為妾。後來,他奉命帶著傅出使俄國、德國、奧地利、荷蘭等國。
回國後,金在北京病逝,傅離開金家,到上海重操舊業,改名曹夢蘭。後來她去了天津當妓女,叫賽金花。
小說以金和傅的故事為基礎,生動地描述了同治至光緒三十多年的歷史文化變遷和政治社會變遷,揭露了統治者的腐朽,批判了封建科舉制度,諷刺了那些達官貴人,真實地反映了他們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心態。
同時,他還熱情贊揚了馮子材、劉永福等抗戰英雄和孫中山等民主革命家的革命活動,表達了作者反對封建專制、倡導愛國民族民主革命救國的思想。小說裏寫的人物都是影射的。
擴展數據:
起源
魯迅在評論劉鶚的《老殘遊記》、李的《官場現形記》、吳沃堯的《二十年見證的怪境》和的《孽海花》時指出,光緒庚子年間(19000)
它產生的歷史背景是戊戌變法失敗,爆發了義和團運動。“這個團體意識到了政府的缺點和計劃,它的意思是要打它壹巴掌。”
在小說中,它揭露隱藏,顯示其缺點和邪惡...雖然緣分在人間,看似和諷刺小說壹樣,但文字浮躁,筆鋒無隱,甚至誇張,符合人的愛好,其度量技術遠遠不夠,不要稱之為譴責小說。”魯迅在1920中第壹次把這類小說稱為“譴責小說”,這與《儒林外史》等諷刺小說不同。
此後,這四本書被統稱為“晚清四大聲討小說”。
40年後,夏誌清在1961出版的《中國現代小說史》中也指出,“受孔孟教育的影響,古代壹切讀書人都覺得應該願意做人民的喉舌,揭露朝廷和社會所看到的黑暗現象。
但他們生活在皇帝的專制政權下,大多變得“明哲保身”、“溫良恭儉讓”;也有很多人無心官場,或者官場失意,人變得消極。尋求壹種‘自我滿足’就夠了;到了清末,專制政權即將崩潰,學者們才真正敢於寫出自己想說的話。所謂“譴責小說”的盛行不是沒有道理的。"
“總的來說,中國現代文學是揭露黑暗、諷刺社會、維護人的尊嚴的人道主義文學。”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晚清四大譴責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