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這就是北京:皇權的象征——紫禁城。

這就是北京:皇權的象征——紫禁城。

北京故宮,原名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它是明清兩代的宮殿,是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木制宮殿建築。故宮,中國最後壹座帝王宮殿,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皇權文化在建築形式上的集中呈現,是中國立體的、象征的、圖形的皇權文化,是中國皇權文化與中國古代建築文化的高度統壹甚至完美。像所有的皇帝壹樣,建造紫禁城的明朝永樂皇帝希望朱的帝國工業代代相傳,但他萬萬沒有想到,數百年後,他的宮殿作為世界文化遺產,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的中國宮殿建築群,成為世界上參觀人數最多的旅遊景點。

故宮不是在建築美學的指導下完成的,而是在皇權制度、宗法制和禮教的指導下完成的。或者說,古代文化、政治制度、社會結構和禮教規範影響了建築審美取向,這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美學的獨特性和基礎。故宮不僅僅是壹個實體,更是壹個符號,更是壹個成為形象後能激發無限想象的空間。

故宮源於壹個偉大的理念,壹個偉大的規劃,壹個偉大的設計。北京紫禁城的建造始於公元前1406年。就在它建成之後,和過去壹樣,故宮建成之後,照例需要壹些詩詞來歌頌。明成祖朱迪請館大學士、金佑子撰寫《帝都統壹頌》,李世民撰寫《京華頌》。從那些華麗的辭藻中,大致可以知道壹些關於故宮的規劃設計理念。

“天氣合適的時候,防守在合適的位置;是相度,是營載;穿過天河,是壹條,與渤海相連;西接太行,東接碣石,南接巨野,北接居庸關;北至朔墨,南至閩越,西至流沙,東至渤海;勢拔,氣空;尖端橫跨天空,根部與地軸相連;信封經緯度,無限混沌;天上的諸神,漫長永恒的稱號……”

這些話看起來很玄妙,很空靈,但其實這麽大的思路,這麽大的視野,對故宮的建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中國人認為天地對應,天地感應。在永樂皇帝的心中,在他的臣民的心中,在所有參與其中的人的心中,他們將要建造和看到的紫禁城,就是矗立在天地之間,用來相互溝通的形象和象征。北京所有的房子和官宅都很低,只有故宮很高,看不見。距離足以產生高貴,神秘可以保持至高無上。

故宮占地72萬多平方米,以護城河為界。據說房子總數是9999半。但是故宮的內部布局是最講究突出核心,服從核心的。所有高達建築都穿過中軸線。中軸線上最重要的是三上三大殿,三大殿中最重要的是太和殿。所有的布局,所有的建築和所有的空間都以太和殿為中心,這加強和渲染了田字宮的穩定,崇高和至高無上。連顏色都是這樣的。北京整個城市是灰色的,但是故宮是黃色和紅色的。

故宮中軸線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穿過故宮8公裏。那條大軸被稱為國王的中軸線。多少年來,只有皇帝本人,也只有少數人能沿著中軸線進入故宮和太和殿。現在,每個人都可以像皇帝壹樣,沿著這條中軸線進入故宮。

那迷人的、偉大的、神聖的中軸線像強光壹樣照耀著這座城市最重要的建築。所有重要的建築都由這條大道連接起來。帝國路是用巨大的藍白色石頭鋪成的。據說每塊石頭有壹萬斤重。帝國之路以外的壹切都變了。只有這些石頭依然存在,見證了整個歷史。沿著筆直的中軸線走,只能穿過重重的大門和層層的城墻到達太和門,打開宮殿式的太和門,這是世界上最高最尊貴的大門,是明朝皇帝聽政的大門,也是清朝第壹個皇帝進入紫禁城的大門。是皇帝的宮門,穿過太和門,直奔雄偉的太和殿。

?太和殿是皇帝登基的大殿。只有在這個地方才能確認皇帝的身份,確立皇帝的地位。因此,這座宮殿必須建成壹座享有世人的宮殿。當時皇帝刻意站著坐在中央,天地間只有他壹個人。沒有遺囑、召喚和許可,他不能上臺或入場。太和殿不僅僅是壹個建築,更是壹個享受世界的地方。太和殿比中軸線更重要。如同壹個人的心臟,四面八方的建築群落圍繞著太和殿。

為了它的位置,壹座26000平方米的“土”字形橋臺在“土”字和“十”字的交匯處拔地而起。地基深入地下8.5米,高出地面8.13米,厚達16.63米的堅實地基牢牢壓制了近600年來的所有強震,從容守護著墨菲之地在整個世界之下不可動搖的地位。1453雕有龍鳳的漢白玉望柱,1142漢白玉斷頭,72根折疊的森林般的木柱,更有數不清的木材撐起了壹座高35米的廟宇,形成了唯壹壹座寬11間,深5間,面積20米的廟宇。中間有壹個高臺,高臺上只有壹個寶座,就是高於壹切的孤獨皇帝的寶座。孤獨的王座日夜伴隨著滿屋的13433金龍。太和殿最重要的用途是皇帝登基、皇帝大婚、皇帝生日、皇後冊封、元旦、冬季至日等慶典。它的真正作用在於它的地位、標誌、象征和象征意義。誰得此位,誰得天下。

說到底,故宮不是為皇帝而建的,太和殿也不是為皇帝而建的,而是為妳在世間能坐的位子而建的。

故宮作為明清兩代的皇宮,應該叫宮城,已經是城中之城了。然而,皇帝們不得不為他們的宮殿建造壹堵又厚又高的墻。於是,南北長約960米,東西長約760米,高11.2米,底寬8.62米,頂寬6.66米的故宮城墻矗立了起來。城墻可以容納四匹馬並排奔跑,數百名護衛可以在四面環抱的城墻上四處奔跑。環繞城墻的是壹條碧波蕩漾的護城河,全長約3300米,寬52米,深6米。護城河底部用混凝土夯實,堤岸用矮墻築成,畫出玉泉景觀。故宮的河流和城墻擋住了皇宮的奢華、繁復、宏偉、錯落的排列和神秘,留給每壹個觀察者的是古樸、莊重、安定、靜謐及其詩意。雖然無聲無息,卻無時無刻不在提醒妳:沒有人可以攀爬,沒有人可以穿越。

哪裏有城,哪裏就有門,哪裏有墻,哪裏就有門。最高最雄偉的自然是故宮的四個大門,前後左右對稱開著——午時的南門,神武門的北門,東華門的東門,西華門的西門。午門最多,高35.6米,比太和殿高壹點。午門是歷代供奉犯人的地方,也是懲罰不服從命令者的地方。明清故宮,顧名思義,門禁嚴格。現在的故宮,當遊客們疲憊不堪,千家萬戶傳來沈重而清晰的關門聲時,我仿佛真的聽到、感受到了來自哪個時代的聲音。那是壹種能把人們的心拉入歷史深處的聲音。

進入故宮內部,發現在故宮外獲得的強烈整體感並沒有馬上減弱。因為我們看到的不是無休止的漫無邊際。出了故宮,迎接我們的是開闊的廣場,整齊的紅墻,整齊的紅墻之間筆直的通道。成千上萬的房子被這樣的紅墻和通道包圍並分割成近百個大小不壹的整齊院落。故宮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大院,占地72萬平方米的龐大疆域,但絕對不是幾何平分線。壹個又壹個地方,壹個又壹個地方,壹層又壹層,庭院深深的精致和優雅就這樣輕易地被包裹在宏大的紫禁城裏,吸引著我們從偉大和輝煌中尋求微小的隱蔽和神秘。

故宮給了建築師有限的自由,從造型到色彩,而門窗給了他們充足的空間。故宮最重要的建築都集中在中軸線上。中軸線上最重要的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大窗欞造型都是最高級別的菱形。其次,它是壹個雙十字、四方形的菱形,在大面積上布局和排放了故宮最耀眼的光彩和輝煌。除了這些重要建築的窗戶必須創造至高無上的莊嚴輝煌之外,其他建築的窗戶都在等級範圍之內,仍然可以產生許多圖案:圓形、方形、如意形、燈籠形、松散形、竹形、梅花形窗戶出現,窗欞由回文、球形圖案、冰裂縫、萬字和長壽組成。這些皇家窗戶總是讓人感嘆裝飾之美而很少註意甚至忘記其通風采光的實用功能。裏裏外外,裏裏外外,就是隔了壹扇窗,但這種隔是非同壹般的。

?故宮所有的墻和立面顏色都很獨特,走著走著都是紅色的。不誇張的說,紅色的柱子,紅色的門窗,紅色的墻淹沒在紅海裏。而給我們最大視覺沖擊的,不僅僅是大片的黃色屋頂,還有大片的黃色屋頂。黃色的屋頂連續鋪設,清晰的黃色壟溝流暢。馬路的地面,院子的廣場,房子的地基都是灰色系列,灰色的石頭,灰色的磚,深灰色的“磚”。這些色彩極其奢侈,反復渲染,宣傳到極致。

?然而,故宮並不滿足於只有最耀眼的色彩。它也需要這樣的紅大黃中更突出的顏色,它需要最黑暗的地方最突出的顏色,是能讓最黑暗的地方最明亮最繁華的帝王之畫。故宮占地約654.38+0.6萬平方米,彩繪建築占地約654.38+0.4萬平方米。極其復雜的木質結構上極其復雜的油畫,極其繁復奢華,呈現出極度的輝煌和無比的輝煌。

?或許是出於安全考慮,更多的是為了營造壹種莊重的皇室氛圍。除了少數園林,故宮不鼓勵花木生長,也不允許飼養犬貓等寵物。皇家規定下的造型色彩是不允許隨意的,所以在覆蓋所有屋頂的玻璃上做文章是最好的選擇。故宮是壹個琉璃的世界,放射著黃光。多少年過去了,我們還能看到金黃色的陽光下,昏昏沈沈地飄著的黃光,從壹個又壹個覆蓋著玻璃的大屋頂上放射出來。在故宮裏,開得最旺盛、戰無不勝的是各種琉璃花和荷花。花是巨大而豐富的大麗花;富貴牡丹;生活在和平中的菊花;扭曲的草也隨處可見。

精美的圖案,恰當的比例,和諧的色彩,優雅的造型,都分享著感官視覺的愉悅。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大院,是壹個倫理空間,是壹種與眾不同的建築審美文化。故宮的偉大和故宮的輝煌就是這樣產生的。

在紫禁城的最北部,神武門附近,有壹個花園叫禦花園。皇城和宮城的建設還是很講究環境、風水和生態意識的。因此,我們必須建造壹座皇家園林,東西長1.30米,南北長90米,占地近1.2萬平方米,讓皇帝尤其是他的婦孺有壹個靠近花木的地方。禦花園是供皇宮裏的大小主人休息和享受的。紫禁城西邊有18棵古槐,西邊慈寧宮的花園是供慈禧太後的妃子修心拜佛念經的。位於紫禁城東部的寧壽宮花園是乾隆皇帝創造的壹個海市蜃樓,他盡力使它成為壹個具有江南園林風味的花園。因為是為乾隆自己建造的,所以也叫乾隆園。

因為康熙在位時間是61年,乾隆皇帝壹時謙虛,說了壹句大話,“不敢去同祖皇帝,打算60年改革”,所以早在乾隆三十五年,乾隆皇帝就開始修建這座皇宮。在他眼裏,甘龍花園更像是壹座大山大河的縮小版。他雖然放棄了皇位,但還是要坐在中軸線上的三大殿旁邊,無助地盯著自己的繼任者。25年後,當他該住在裏面的時候,他仍然住在養心殿,主宰著宮廷事務。直到他離開這個世界,他都沒有住過寧壽宮。

?對於幾乎沒有什麽蔭涼之地的故宮來說,北面的禦花園、東面的乾隆花園、西面的慈寧宮花園、武英殿東面的十八淮地區,真的是死氣沈沈的紅色故宮中僅有的生機勃勃的綠洲,彌足珍貴。在紫禁城西北角華英殿的左右兩邊,半個院子裏都是枝葉繁茂的菩提樹。據說它們是由明神宗的母親李太後親手種植的。秋天,種子落在地上,褐色光滑,大部分變成串珠子供宮人誦經。於是乾隆取名菩提樹,其實真名是小葉椴樹。禦花園中著名的絳雪軒,就是以軒前的五棵古海棠命名的。康熙春天在內園設宴時,曾“絳雪觀花,樹木勻稱”。可惜這麽美的景色早就消失了,古老的秋海棠變成了壹簇簇不太起眼的灌木和相安無事的花朵。花雖然素雅甜美,但比起香雪海的氣勢差多了。然而,皇宮裏的人們非常重視它,稱它為“盛瑞花”,並將其與命運聯系在壹起。鮮花盛開,天下太平。遺憾的是,花沒有滿足人們的願望。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廢墟中卻有和平的花朵。1911年,太平花開的特別旺,但沒過多久,末代皇帝頒布了“退位詔書”。

這些紫禁城裏的舊生活,默默撫慰著孤獨的宮殿,也最能撼動人心。他們已經看到了紫禁城裏的24個皇帝是如何壹個接壹個地來來去去的...無數的皇後、宮女、太監壹個個來來往往...

當紛飛的雪花在故宮翩翩起舞時,似乎壹切都溶解消失了。蜿蜒的金水河也在雪中起舞。紫禁城被安靜、舒適、幹凈籠罩著,仿佛什麽都沒有發生過,只留下偉大的建築在純凈的世界裏展示著它的完整和完美。太陽更亮,雪更白,紅墻更紅,黃瓦更黃。在這個雄偉的中國宮城,無論雪有多大,無論雪有多厚,看起來都不冷。是壹個有機的整體,有河山,天地之遼闊,原是紫禁城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