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八年級語文教學質量分析報告

八年級語文教學質量分析報告

在八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隨時做好質量分析報告。以下是我的網整理的八年級語文教學質量分析報告,供大家參考。

八年級語文教學質量分析報告(壹)作為教師,讓學生學好功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人人有責。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途徑在於課堂教學的改革與創新,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保證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學的過程管理。期中考試的結果已經公布了。本文對宣化初中八年級語文教學質量進行分析,旨在客觀評價我們教與學的現狀,發現問題,找出問題的根源,制定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

壹.分析的原因和目的

通過分析,為未來的課堂教學指明方向,為我們有效實施校本教研搭建平臺,為我們進壹步將新的理念轉化為教學行為搭建橋梁,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打磨評價體系?鋪路石?。

二、質量分析

(壹)、試卷分析

1,命題的指導思想

命題緊扣課程標準和教材,充分體現?階級標準?規定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體現了課程改革的理念,有利於素質教育,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和探究能力,有利於指導課程改革的進壹步發展,有利於有效檢驗語文教學質量,有利於體現學生的語文素養,有利於在未來的課堂教學中發揮主導作用。

這套試題突出了能力和立意,加強了試題與社會現實和學生生活的聯系。分為四大板塊?積累÷用現代漢語讀文言文,讀作文?由淺入深,強調的是構思能力,尤其是在具體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給學生合理創造留有余地,不僅符合?階級標準?精神,全面客觀地考察了學生的語文素養;主要測試學生的記憶、理解、分析、綜合、表達四種能力。由於是階段性測試,能力要求側重於壹般難度,對八年級下半學期的語文教學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鞏固成果,進壹步推進語文課堂教學改革。

2.從測試結果分析,發現以下問題:

(1)答題分析

本期是對我校八年級248名學生的考試,平均成績85.9,最高分106,最低分58,其中102名學生成績在100以上,54名學生成績在90-99以上,80?89分104人,70?79分21人,60-69分16人,

9人50-59分,班級間人均最高分與人均最低分相差4分;優秀率38%,通過率88%。其中,積累與運用占90%,理解與分析占78%,閱讀古代文言文占60%。

(2)學習情境分析

考試前,我提醒了同學們考試的重點和難點,以及考試時應該註意的問題。看到試卷後,覺得學生只要是經過訓練的知識點,都應該很容易考。從考試成績來看,語言積累和運用都掌握的很好,很多同學的分數都在90%以上,這是考前預測的。但就文言文閱讀的分數來看,並不樂觀。有些同學對文言文理解不深。很多關鍵單詞和句子只是部分理解,有的甚至在答題過程中開玩笑,比如:金發碧眼,很開心?在這句話的翻譯中,有些同學根本不理解意思。有些學生雖然理解了意思,但無法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比如有同學翻譯的?他們的黃頭發披在肩上,情緒高昂。?有同學翻譯的?老人小孩都開心?。這種笑話的原因是學生不能理解單詞和句子的意思,不能用自己的語言總結。

從各題目的分值來看,積累與運用和現代漢語閱讀的分值較高,作文也可以根據要求選擇。但是很多同學的選材思路不夠新穎,題目不夠新穎。都是老生常談,所以分數不算太高。古代文言文閱讀失分較多,有相當壹部分同學在20分的題目上得分不到5分,原因是對詞語的理解不夠好,翻譯句子的語言組織能力差,有些句子結構不完整。

三、成敗原因的分析

1.在成績方面,我們發現大部分同學都能拿著壹張幹凈的紙,書寫規範,對古代文言文和古詩背誦有很好的理解。有的同學能寫得很流利,在開頭和結尾運用各種修辭手法,使文章生動突出。這些成績的取得和我們平時每天要求學生摘抄好詞好句的做法有很大關系。我們要求學生每天摘抄300字,要求字跡工整,書寫規範。另外,中國古代古典詩詞的背誦,要求人人會背誦,會翻譯,做到字字通順,句句明白。這就是我們在這些方面得分較高的原因。

2.學生回答中存在的問題。

(1),有的同學卷子不整潔,錯別字多,潦草潦草。

(2)審題意識淡薄。原因有二:壹是題目表達不清晰不嚴謹。比如:?請妳寫四首描寫戰爭的古詩好嗎?學生不知道壹首詩寫四句,還是不同詩寫四句,句號是壹句,逗號是壹句,所以有的學生寫了兩首全詩,做了無用功,浪費了考試時間。二是缺乏方法指導。比如新聞內容的壹般題目,只是引導學生在引言中尋找關鍵詞,而沒有引導學生在篩選信息時註意重點,語言簡潔、貼切、準確,所以有的學生也篩選出了主要信息,但總覺得語言不夠簡潔,這是我們語文教學的壹個誤區。

(3)閱讀量少,閱讀範圍窄,閱讀理解能力弱。?理解其中的情緒?得分率為71%;除了理解能力差,主要原因是語言表達不準確,語言組織不嚴密。

(4)部分文言文閱讀成績不理想,文言文翻譯無法做到逐字逐句。

(5)關註生活和社會不夠。

(6)作文選材不夠新穎,缺乏生活內涵,視野不夠開闊,範圍較窄。虛構和套用材料的現象比較突出。大部分學生局限於學校、家庭等方面,內容平淡。作文文體特征把握不好,敘述直白,重點不夠突出,文筆虎頭蛇尾,語言缺乏文采和亮點。大部分學生缺乏情感,無病呻吟;寫作中缺乏細節描寫和形式創新;壹些學生養成了背誦範文的壞習慣。中心突出、語言流暢優美、字體優美、結構相對完整、思想深刻的優秀作文占的太少了。

八年級語文教學質量分析報告(二)壹、總體分析

總的來說,這份期末試卷是相當成功的。試卷突出對學生壹個學期的知識和語文能力的考查,重視對語文基礎知識的考查,突出對學生語文素養的考查。對以後的教學有很強的指導性,難度適中,符合所有學生的考查。

本題滿分120,考試時間100分鐘。我校有420人參加考試,其中最高分113,最低分10,平均分90.1。

在結構上,本試卷主要分為以下幾塊:

(壹)語文知識的積累和運用。

主要考查漢字書寫、成語運用、古詩詞名句默寫、句子模仿、語病復習、名著知識等,有針對性地考查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

1,寫漢字2,用成語這兩道題和2007年的期末試卷差不多。我們只是在上壹次復習的時候給了學生,所以分數比較高。3.用名句填空。第壹題和第四題是機械聽寫,即給上壹句要求下壹句,或者給下壹句要求上壹句。難度沒那麽大,除了幾個錯別字,其余得分都不錯。第五題需要填寫陸遊《遊山西莊》中的名句,屬於應用型聽寫,即給出壹定的背景,按要求填寫詩詞。因為刪掉了課文的修改壹詞,有點出格,以至於同學們的分數都不理想。第六題寫關於春節或中秋節的詩,是理解性背誦。學生讀題粗心,但寫其他傳統節日的詩,失分較多。由此可以反映出學生比較註重機械記憶,但並沒有真正理解,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要註意在理解的基礎上背古詩。

現代閱讀

采取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相結合的形式。這和中考所有考試都不壹致,但也要提醒老師用好教材,避免出現在老師中間?我們可以在課堂上教授課文而不參加學術考試嗎?這個想法。

命題人在課堂上選擇了中國石拱橋中盧溝橋的關鍵段落,在課外閱讀中選擇了科普短文《自然的性格》。從題目設計來看,無論是從設計的角度,還是得到答案的途徑,都不是很高,難度也不是很大。從題目來看,重要的是在整體把握文章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分析總結能力,堅持遣詞造句;良好的閱讀習慣,深思熟慮,深入思考。存在的問題:答非所問,不聯系上下文找答案;答案抓不住要點,寫得多,得分卻少。

(3)閱讀古詩詞和散文

在傳統課內課外文言文的基礎上,增加壹首古詩詞在南京渡口朗讀,古詩詞選擇的難度也很合適,沒有給學生設置太多的理解障礙,符合中考對學生古詩詞閱讀的要求。但是,對於八年級的學生來說,出題有點困難。讓學生找最好的詞來分析,學生的分數也不是很高。課內文言文《桃花源記》比較簡單,分數比較理想。課後的文言文《阮瑀燒車》更簡單易懂,便於學生理解。但是,21的故事說明,阮瑀的人格分析失分了很多。

(4)構成

作文形式擺脫了以往的題目作文,采用了半命題作文的形式,這與目前作文考試的題目類型的大趨勢是壹致的。考題沒有障礙,文體要求淡化。提問者設置題目:“我們又來了”,要求學生先完成題目,再真實地寫。對於這個作文題目,主要體現?每個人都有話要說,每個人都說真話?作文命題的意圖。學生體會深刻,有話要說,感情真摯,但缺乏深刻的表達。也就是說他們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感情,生活狹窄,選擇的素材也不是很新穎。我發現作文批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作文素材不夠典型,生活素材不夠豐富,很多人寫。又是生日?還是?又是春節?。有的濫用詞語,句子不合理,語言欠缺,文采欠缺。

第三,對未來教學和命題的建議

(壹)漢語教學

1,語文基礎知識

語文基礎知識壹直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必須認真學習語文課程標準,針對古詩詞教學,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避免機械記憶。語言表達,引導學生多讀多練,充分利用綜合活動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現代閱讀

在教學中,首先要引導學生學會從整體上把握壹篇文章,進而把握文章的主旨。指導學生在整體把握下解讀課文,不要脫離整體孤立地解讀文章的個別詞句。要練習學生根據課文提取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在語境中理解文章中重要句子的能力。

在指導學生解決閱讀問題時,要有目的地指導學生解決壹些解題方法和技巧,也要講解壹些寫作技巧,比如表達和表達,學會適當的比較、對比和鋪墊。在平時的閱讀練習中,要加強對學生答題規範和語言表達的指導。

3、古詩詞閱讀

加強文言文課堂教學,必須認真記憶和理解文言文詞匯,加強對文言文句型的理解,引導學生直譯與意譯相結合,註意句子的通順性。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文言文語感的培養,要求學生多背誦文言文。

對於課外文言文的練習,要適當選擇壹些與課內文言文難度相當的人文內涵較強的短文,重點是在鞏固課內知識的前提下延伸到課外活動。我覺得,課後,文言文,考題在課外,知識在課堂。當然,也要引導學生掌握壹些解答課外文言文的技巧。

4.作文

平時加強練習,針對不同的風格做不同的練習;指導學生集中精力感受生活。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語文教師要毫不猶豫地鼓勵和支持學生的課外閱讀,註重培養學生的閱讀愛好,采取多種形式的閱讀沙龍活動,促進學生的課外閱讀。只有閱讀面廣,學生知識面廣,文化底蘊厚,作文才能流暢,才能積累財富。

(二)對提案的建議

題目的設置要考慮所有學生的能力和課程標準的要求。古詩詞閱讀的題目設置相對比較難。如果要考的話,盡量考壹些簡單的,比如理解內容和情感或者欣賞名句。

現代漢語閱讀課內和課外的選擇都是說明性的。雖然風格淡化了,但兩個選擇的風格相似,似乎也不太合理。同時分數也有點不合理,比如7題13題的分數是6分。有些題目不太清楚,比如8題。讓學生舉例說明實數和估計,學生理解起來有點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