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後的中山國位於趙國東北,分隔了趙國的南北,因此成為趙國的心腹。趙於公元前377年和公元前376年兩次進攻中山,但都遭到中山的抵抗而失敗。
此後,中山開始修建長城。
據《史··時嘉》記載:
等了六年,趙成侯在中山修了長城。
這裏的趙成侯六歲,也就是公元前369年。
然而,雖然孫中山修建長城是為了保護自己的領土,但由於孫中山太小,最終在公元前296年被趙浩棋惠文所滅,改為趙國的鐘山縣。
建國350多年,中山終於被滅了,但中山修建的長城卻保存了下來。
孫中山長城北起河北省與山西省交界地區,縱貫恒山,從太行山向南,經龍泉關、倒馬關、井陘關、娘子關,至邢臺黃澤關以南明水嶺大嶺口,長約250公裏。後來在唐縣、曲陽、順平發現了長城,大致走向是唐河右岸壹帶。孫中山長城遺址長約40-50公裏。山是瓦礫堆出來的,腳下是土、石頭、石條。
其中,山腳下的長城兩側用簡單的石塊堆砌,用碎石或表土填充,墻基用比較規整的石塊鋪砌。墻基寬兩三米,城墻斷面呈梯形,上寬下寬,素有“土龍”“龍脊”之稱。
中山長城是由泥土和石頭砌成的,高約3米,寬0.5至2.5米。方法是兩邊挖地基,用圬工塊做側墻,中間用土和碎石填實。長城幹線上有圓形和方形的烽火臺,長城沿線建有城堡。
由於長城歷史悠久,城墻坍塌非常嚴重。整個長城呈南北走向,以主墻為主體,其他城池或城墻都建在壹些險要的關口。在城墻內部修建大型城址作為駐防點,或者在城墻附近駐軍防守,* * *共同構成嚴密的防禦體系。
主城墻起於唐縣周家堡西北8公裏的順平縣深南鄉大黃峪村西北約700米的名為“大簸箕掌”山的半山腰。它沿山脊呈西北-東南走向,在山脊和懸崖上蜿蜒曲折。從沈北村往南,懸崖連綿,不築城墻,以山為險。
神北村往南約6公裏處,長城出現在大北村西、大北村西北的西山嶺上,向南蜿蜒至富友村西的西水臺,被壹條流入唐河的小支流截斷,再出現在富友村的東山嶺上,呈西北-東南走向,延伸至團結鄉境內,越過兩座山峰,再穿過李家溝村東北的險峻山峰向南拐去。穿過白山村西北絕壁,沿大灣嶺、黃坡山、橋兒坡,直入海拔747米的順平與唐縣交界處的馬耳山北麓,轉入唐縣界。其中,順平邊界全長約24公裏。
長城出現在馬耳山南麓唐縣壹側的半山腰。它先是東西走向,然後在耀縣鄉董熙村西北轉向南北。穿過平坦的山間盆地,翻過盆地中部壹座突兀的山峰,名為葫蘆山。
它在董熙村西部和上赤城村東部的山脊上蜿蜒曲折。總的趨勢是向西南延伸,進入白河鄉上莊村以北,沿山坡而下,中間隔著道路和村莊。
長城再次出現在上莊村南以西的山梁上,大體呈南北走向,在上莊村以南約235公裏的山梁上呈“彎尺”狀蜿蜒。還在大陽鄉萬裏村北山梁上向西南延伸,東西向延伸至山南莊北山梁再向西南,到達西大洋村東山坡,被西大洋水庫截斷。
長城出現在西大洋水庫南岸海水鎮豐山莊村西山坡,呈東北-西南走向。沿著山脊走,在豐山莊村西南約135km處分成兩個支流。
壹條向東南,止於鳳山村南的懸崖。壹條支沿西南坡下,沿關城鎮山坡上的村莊和南屯村東山脊向北延伸,被水庫南岸山坡上的水庫隔開。
從關城的西面和北面,經過調查沒有發現長城的遺跡,關城應該是主體城墻的終點。唐縣境內長城全長約44公裏。
除了不完整的城墻遺址,中山的許多長城遺址還有大量戰國時期的遺物。這些珍貴的歷史文物為研究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另壹方面,由於孫中山長城是春秋戰國時期修建的長城中最短的壹段,所以這段長城也被後人稱為“戰國短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