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北宋著名的農學家賈思勰寫過什麽?

北宋著名的農學家賈思勰寫過什麽?

賈思勰出生於青州益都(今山東壽光)。北魏東魏大臣,中國古代傑出的農學家。

他曾經是萊文的知府,寫過壹部綜合性的農業著作《齊·姚敏書》。本文系統地總結了秦漢以來中國黃河流域的農業科技知識,其材料的編排為後世農業著作的沿襲提供了依據。這本書不僅是中國最早、最完善的農業巨著,也是世界歷史上最早的農業巨著之壹,對後世農業生產影響深遠。這本書由關於耕地、谷物、蔬菜、果樹、樹木、畜牧生產、釀造、調味、調理、外國產品等章節組成。是我國最早、最完整的大型農業百科全書。

傑出貢獻

賈思勰建立了比較完整的農學體系。《齊·姚敏書》從開荒到農耕都有嚴謹的結構。從生產前的準備,到生產後的農產品加工、釀造、利用;從種植業、林業到畜禽養殖、水產養殖,論述全面清晰。在學科類別的劃分上。書中基本上是按照各個項目在當時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中的比重和地位來安排順序的。在飼養動物方面,先論述馬、牛,再敘述羊、豬、禽,多按相法、配種、繁殖、疾病治療等項,水產養殖也安排專門敘述。描述的農業技術內容重點突出,重點明確,細節適當。有些人只保留他們的名字,因為缺乏材料,說明:“種植的方法是模糊的。”四部大型農書,《元代農桑集》、《王鎮農書》、《明代農政全書》、《授時通考》,均采用了《齊·姚敏書》所載的種植養殖技術原理,其中許多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動物育種技術向前邁進了壹步。《齊姚敏書》中有六篇文章分別描寫了牛、馬、騾、羊、豬、雞、鵝、鴨、魚的飼養。役畜的使用強調對其能力的衡量,飲水和飼養的要求適合其天性,並總結出“有三次吃,有三次喝”的成熟經驗。養豬部分包含給仔豬補充小米和豆類的措施。書中已經提到,飼養畜禽要保持群體中合理的雌雄比例。《養羊》提出10羊要有兩只公羊,公羊太少,母羊懷不好;如果公羊多了,會造成羊群的混亂。提出雌雄關系是為了養鵝鴨雞魚。壹般鵝是3母1公,鴨是5母1公。池塘裏有20條雌鯉,4條雄鯉。

農產品加工、釀造、烹飪和貯藏技術。酒、醬、醋等。可能是很早就發明了,但制作過程被詳細而嚴謹地揭示出來,以《齊姚敏書》為最早。在《醬料制作方法70號》中,首次記載了用豆類制作的醬料,但也記載了肉醬、魚醬、榆醬、蝦醬的制作方法。萵苣的存放方法在《萵苣存放方法》第八十八條中提到:“九月、十月中旬,在墻南的太陽底下挖壹個坑,四五尺深。把雜菜拿過來種,壹行菜壹行土,到田埂上走壹腳再停下來,蓋上厚衣服,入冬後必須馬上拿。它不同於渡邊夏菜。“這與‘假種植儲存’措施基本相同。

農業技術的觀察資料很多。《二十二植韭》中提到“韭內生而不至外臣”《三十七植梨》提到梨樹嫁接接穗,“具根蒂小枝,樹形喜人,五年結果;長著鴿子腳的老枝子,三年後就會結果子,樹就醜了。”同壹篇文章中還有“每梨十子,只生兩子梨,余生將盡”。《第四十三種植椒》關於敘利亞辣椒的移植說:“此性不耐寒。太陽底下的樹,冬天需要用草裹,陰生的樹,冷了就不用裹了。”這些都是很有啟發性的觀察記錄資料,被後來的農學家所重視。

重視農業生產、科技分析。《齊·姚敏書》序雖有“舊商之事,疏而不錄”之說,但反映出作者深受當時崇書抑商思想的影響。但是在整本書裏,比如種蔬菜水果,植樹造林,養魚,釀酒等。,它詳細描述了如何多樣化經營,如何在市場上銷售,如何多層次地利用農產品和其他相關的經濟效益。在《第四十六栽榆樹楊樹》中,詳細敘述了榆樹播種和楊樹扡插育苗的技術,每隔3至5年將幼樹扡插,作為材料出售。

農學思想

順應自然規律,發揮主觀能動性。賈思勰認為農作物的生長是有規律的。谷子早晚成熟,成熟早,樹矮,果實多。晚熟小米長得高,結果少。壯秧長得矮,就像黃山谷。

以糧食為中心,多種經營。賈思勰重視農業,首先重視糧食生產。但他沒有把農業生產歸結為糧食生產,而是多種經營。齊姚敏術包括糧食作物、園藝作物、林木、桑蠶、畜牧業、漁業、農副產品加工等。賈思勰認為,農副產品加工是農業生產的延續,是生產向消費轉移的必要環節。加工後的農副產品既滿足了消費需求,又提高了價值。齊姚敏術包括酒、醋、醬和豆豉的生產,以及將谷物、蔬菜、水果、肉類和魚類加工成可儲存食物的方法。

強調生產成本和經濟核算。《齊·姚敏書》旨在教導農民搞好農業生產,但農民如果想生產,就有壹個生產成本的問題。賈思勰在書中說,現實就是教會農民,首先要根據市場情況安排生產,其次要有適當的生產規模和合理的田間布局。應該使用臨時雇員來降低成本。註意成本核算和利潤計算。齊書列舉了大量的例子教農民如何計算,連運輸和銷售費用都計算在內。

創造性思維

賈思勰是太守,他是太守,但他對農業的研究並不只是口頭上說說,或者只是把別人的經驗寫在紙上。他自己去做,去體驗,然後去記錄。也就是說,他寫的或者總結的經驗已經被實踐過了。為了掌握養羊的經驗,賈思勰買了200只羊自己養。為了種地,賈思勰甚至不辭辛苦地去田頭,住在老農的窩棚裏,虛心向老農求教。對於如何提高土地的肥力,讓農作物從土地中獲得充足的養分,有了更多獨到而精辟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