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圓明園收到了原版古籍。

圓明園收到了原版古籍。

那天,我媽說,我好久沒去圓明園了。距離上次訪問已經過去七八年了。在我的記憶中,似乎沒有壹個公園像北京的圓明園那樣充滿悲壯的故事,沒有壹個古跡像圓明園那樣令人警醒。

走進這座舉世聞名的園林,福海之濱的古柏沈甸甸的年輪在無聲地生長。道路兩旁,枝椏彎曲的槐樹,耷拉著腦袋低眉的柳樹,掛滿小燈籠的柿子林,都在殘余的秋色中相互依偎。責怪他的不幸,激怒他。甚至美麗的黃鞠也在哀悼壹個時代的結束。

壹路上的景象讓我心情有些沈重。但在母親眼裏,圓明園的任何雕刻,的確都是上帝無與倫比的傑作。以前的圓明園,引進了西方建築藝術,建造了歐羅巴風格的建築。公園裏有數不清的金銀器皿、玉首飾、名畫和古籍...圓明園裏的湖泊大小不壹,岸邊的巖石、樹木、亭臺樓閣、島嶼都有自己獨特的布局,就像江南山的薄霧景觀。

圓明園湖光山色,山巒復雜,環環相扣。壹園壹區壹石壹景,妙不可言。角落裏的壹個古美,松下的壹塊奇石,就像畫家不註意的壹頁畫。現實與現實相映成趣,寓意深遠,深藏才情。看來圓明園不僅是古代建築的傑作,更是無與倫比的寶庫和藝術殿堂。也是精神世界的凈土,是園林文化的精髓。難怪人們常說,希臘有帕臺農神廟,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鬥獸場,東方有頤和園。頤和園大概就是圓明園。

壹路聽著母親訴說圓明園昔日的輝煌,直到破碎的石柱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腳步聲戛然而止。面對著中學課本裏和屏幕前熟悉的廢墟。我和母親都很嚴肅,沈默不語。突然想起小時候去過圓明園。雖然已經過去很久了,但是很難忘記。事情發生在我二十壹歲的時候。圓明園裏,壹個鶴發的老導遊指著斷壁殘垣對壹群英國人說:“這是妳們祖先在石碑上留下的痕跡。我們中國人壹直以禮貌和同情統治世界。我們不會在意過去發生了什麽,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會忘記這段屈辱的歷史。就當是痛苦的回憶吧,會永遠記在心裏。如果將來再發生這樣的戰爭,我們的領土將再次受到威脅。作為中國人,我們絕不會袖手旁觀。現在中國強大了,我們不能再受這樣的屈辱了!”英國人沒有提問,埋著頭,大石柱蹲在那裏,壹切都顯得很安靜。

我很佩服老導遊用英語謙遜的話語,仿佛壹個古老的民族傷口在流血,又仿佛他揭示了壹個勢不可擋、堅不可摧的民族靈魂。作為壹個中國人,有著五千年悠久文化的古都幽州的遺跡,壹直被我們忽視和遺忘。壹個老人還清晰地記得這片土地留下的悲傷!

圓明園,壹個很遙遠又相當熟悉的名字。是中國歷史上難以愈合的傷口,是中國人不忍回首的苦澀記憶。100多年前的圓明園之災,像壹塊閃亮的刻字,重重地烙在我記憶的刻字上。1860 10 10月6日,英法聯軍沖入圓明園,少數刀槍不入的清兵壹戰失利,護園大臣投河自殺。10 10月18日,壹隊荷槍實彈、手持火把的英法聯軍騎兵浩浩蕩蕩,火光沖天,萬園壹片廢墟...清朝經營150余年,融匯中西建築藝術,匯聚了無數的文物典籍、精美藝術品和金碧輝煌的宮殿園林。最後的結局居然在大火中化為瓦礫?!

起初,我們很難想象這座著名的歷史園林有多美。只有在書中我才看到英國牧師說:“妳必須有壹個詩人、畫家、藝術鑒賞家、中國學者等有才華的人來把風景描繪得淋漓盡致,給妳壹點思路……”我不知道圓明園藝術殿堂曾經有什麽魅力,除了余先生寫的壹個叫的傳教士在1747寫給法國親戚的信。因為我從未在其他地方見過這樣的東西。中國建築形式的多樣性和多樣性使我們欽佩他們豐富的才華。相比之下,我們太窮了,毫無生氣..."

圓明園,這個歷史遺跡,給中國人留下了許多悲傷...

圓明園,這個昔日的寶庫,給中國人留下了很多想象空間...

天空越來越厚,廢墟的輪廓在夕陽的斜照下,夕陽蒼勁有力,勾勒出壹個深邃而憂傷的影子。硝煙似乎籠罩在斷壁殘垣中,斷壁殘柱淒涼地列在空地上。此時,我的眼角有壹絲傷感和惆悵。有人曾經告訴我,參觀遺址的最佳時間是深秋和初冬。淡淡的夕陽,壹個人,獨自坐在冰冷的石階下,聽著秋風颯颯,看著落葉起舞。似古,似喜,似悲,似夢,似醒,深處皇權的威嚴,泥淖下的混亂與劫掠,心裏的滋味難以言表。

圓明園官微征集活動舉辦以來,收到了很多朋友的優秀稿件。感謝您對圓明園的關心。我們會用心對待每壹篇稿件,和大家分享更多更好的文章。

[作者]

趙睿

[攝影]

安妮

田文江

張書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