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書法寫作中如何控制字數

書法寫作中如何控制字數

草書中,有的字大,有的字小,大的很大,小的很小。這樣寫有什麽規律可循嗎,什麽時候該大,什麽時候該小?

這個問題屬於書法中的構圖問題。書法在技術上有三個部分:點畫、結構、構圖。在壹幅作品中,尤其是草書,有的字寫得很大,有的字寫得很小,而且參差不齊。有規律可循嗎?

嚴格來說,沒有固定的規則,否則會顯得做作。不過也有壹些方面是有小規矩的。在古代書法中,先賢寫的字也是大小不壹,如梅花落,雪花飄飄,有大有小,看起來很自然。這樣的作品往往是在高層次上自然形成的,而不是刻意追捧的。刻意去求,就會“求得更深,輸得更遠。”我們今天要講的規律,大概是前人沒有註意到,或者沒有提到。

首先,寫作就像說話

我們寫字的時候,尤其是寫草書的時候,就像在說話。當我們說話時,有些詞有邏輯重音。比如“妳吃飯了嗎?”“吃”這個詞是邏輯重音。我們寫作時也是如此。我們語言中的邏輯重音也是對“詞”的邏輯強調。這些詞應該被強調。如果在壹種語言中,發音輕而弱,那麽書寫時也要寫輕而小。

比如“我的筆”三個字中,“的”字在讀音上是輕音,寫出來應該比較小。

這樣寫感覺比較舒服,因為和演講的發音壹致。但“得”字寫得又重又大,就難看了。

所以草書的字要大還是要小,取決於妳說話的速度、節奏、發音。我們在寫草書的時候,是在用筆“說話”!在黃庭堅的《全席草書卷》、歐陽詢的《九成宮禮泉銘》等作品中,書法家們根本不是在創作,而是在與讀者對話和交流!作品中人物的大小是自然表達,不可能刻意去計算。

再比如李白的名句:“疑是銀河定九天”,“疑”字重讀,“是”字輕。寫完應該也有同感。

如果把“是”字寫得很大,會很不舒服。

第二,字體決定大小

名字中,有些字是大字,如王羲之寫的“Xi”二字。這個字要寫大壹點,“王”“之”字要相對小壹點。

另外,姓氏要寫得重壹些,尤其是姓氏筆畫少的時候,名字要寫得輕壹些,尤其是名字筆畫多的時候。例如:“丁洪”。

如果寫反了,就難看了。

所以我們在寫字的時候,字的讀音和字的字體可以決定字的大小和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