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才知道,長輩所說的“吃什麽補什麽”,其實來自古代中醫食療理論,規範的說法應該是“以形補形,以臟補臟”。
《本草綱目》總結道:“以胃治胃,以心歸心,以血導血,以髓入骨,以皮治皮”。這正是我們所說的“以臟養臟”,以動物內臟為食補原料,對應人體相應的器官。
另壹方面,“形-填”是利用相同的形狀特征來選擇食補的對象。比如核桃補腦,考慮到核桃的形狀;黑芝麻有黑毛,但考慮顏色。
現代營養學不是“吃什麽補什麽”,而是註重食物營養素的搭配。如果用營養學的角度來分析幾種常見的“吃什麽補什麽”,哪些還能成立:
動物肝臟的優點是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D和鐵。可以補鐵,預防貧血。維生素A對視力有好處,這和中醫說的“肝能明目”是壹致的。
但是,動物肝臟的功能無法與人類肝臟對應。吃動物肝臟治療脂肪肝、肝炎等問題是無效的。
肝臟中的高膽固醇不易消化,對於肝臟不好的人來說,只會增加肝臟的負擔。
肝臟是動物的解毒器官,不宜長期大量食用。買和吃的時候要小心。如果有毒素在肝臟代謝不完全,更容易影響健康。
動物血液中含有豐富的鐵,其中大部分是血紅蛋白鐵,人體吸收率高。而且吸收時不會被食物中的其他物質幹擾。
比起富含鐵的植物性食物,吃動物血來補鐵更好。
所以對於缺鐵性貧血的人來說,動物血確實是很好的補血佳品。
但是缺鐵並不是貧血的唯壹原因。缺乏葉酸和維生素B12也會導致貧血。
對於不是缺鐵引起的貧血,補血無效。
動物大腦富含蛋白質、維生素E和各種礦物質元素,營養價值真的很高。
而且動物大腦中含有豐富的磷脂,包括卵磷脂、腦磷脂、神經醇磷脂等成分。
磷脂具有促進大腦發育、增強記憶力的作用,符合“以腦養腦”。
但遺憾的是,動物大腦中的膽固醇含量非常高。很多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問題,不適合吃這種高膽固醇食物。特別是,高膽固醇血癥患者在飲食中必須避免動物大腦。健康人不能多吃。
魚腦除了磷脂,還含有對大腦有益的DHA。DHA被稱為腦黃金,可見其對大腦的作用。
但是,魚腦不適合多吃。壹方面膽固醇高,另壹方面可能存在重金屬風險。
殺蟲劑和工業廢水可能會用重金屬汙染魚類生活的河水。重金屬會在魚的體內特別是大腦中富集,含量增加,會放大汙染。
“以骨補骨”可以解釋為:喝骨頭湯補鈣。
這個說法已經被反駁過很多次了。
骨頭含鈣量很高,但在有骨頭的湯裏只能溶解少量的鈣。
因為動物骨骼中的鈣是以羥基磷灰石的形式存在的,這種形式非常穩定,煮湯的溫度無法使其分解成鈣離子並溶解在湯裏。
壹般骨頭湯含脂肪較多。如果長期大量食用,補鈣效果不明顯,反而容易攝入更多脂肪。
中醫古籍中用豬油、羊脂外敷,滋潤皮膚。油確實有防止皸裂和滋養皮膚的作用。
但現代人認為的“以皮養皮”,是用食物膠原蛋白來滋養皮膚。
膠原蛋白是人體皮膚中的壹種“蓄水池”,不斷為皮膚提供水分,使皮膚光滑飽滿。
隨著人年齡的增長,膠原蛋白的產生速度趕不上流失速度。人們想通過吃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來補充,如豬蹄、豬皮等。但這種做法並不靠譜。
體內的膠原蛋白不會被皮膚直接吸收利用。
它需要我們的消化系統將其轉化為氨基酸,然後重組為身體所需的各種蛋白質。所以他們最後能不能合成膠原蛋白來支撐皮膚真的很難說。
而且膠原蛋白因為缺乏必需氨基酸,不是優質蛋白質,在人體內的吸收率也比較低。
魚眼確實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鈣、鐵和多種不飽和脂肪酸。
ω-3脂肪酸對大腦和視力都有好處,但魚中也有,沒必要吃魚眼來補充。
核桃的堅果就像是大腦的微縮版,形狀相似,甚至像大腦皮層壹樣有褶皺。
核桃富含α-亞麻酸,在人體內可轉化為DHA。如上所述,動物大腦中也含有這種成分,對大腦發育和記憶力增強有好處。
核桃等堅果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不僅對大腦有好處,對心血管系統也有好處。
但堅果含油量高,不宜多吃。壹天可以吃10克左右。
切開的胡蘿蔔看起來像壹只眼睛。
胡蘿蔔富含β-胡蘿蔔素,在人體內可轉化為維生素A。
人眼視網膜中有壹個視桿細胞,控制著人眼在弱光下的視覺。
視桿細胞的組成離不開維生素A,所以人體壹旦缺乏維生素A,在暗光下的視力就會很差。
胡蘿蔔補眼睛有道理,但主要針對夜盲癥,對近視和白內障未必有效。
有人覺得胡蘿蔔好,就拼命吃。短時間內大量攝入橙黃色的β-胡蘿蔔素,會使人的皮膚變黃。停止進食後會慢慢恢復。
黑芝麻和人體黑色素是兩回事。
黑芝麻的黑色是壹種類黃酮,不能幫助產生黑色素。對減少白發沒用。
但是黑芝麻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可以保護毛囊,促進頭發生長。這對頭發有好處。
“以汙補汙”不無道理。人的營養素壹般都是用動物的身體部位來補充對應的。只是這種簡單的相似可能不會被人體直接利用,沒有考慮吸收的問題。
此外,忽略動物內臟膽固醇高、汙染等因素,多吃對身體不好。
“補形”也有壹定的合理性,但這些營養素並不是這些食物所獨有的,單壹的營養素並不能真正起到輔食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均衡飲食,保證各種營養素的充足才是最好的輔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