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派(藺相如)、圍魏救趙(孫臏)、撤退(重耳)、自薦(毛遂)、謝罪(廉頗)、紙上談兵(趙括)、造勢(曹劌)、壹千塊錢買根骨頭(郭坤)、避醫(蔡桓公)、固步自封(勾踐)、殺妻乞將(吳起)
秦:
壹字金(呂不韋)指鹿為馬(趙高)焚書坑儒(秦始皇)。見(荊軻)懸梁刺股(蘇秦、孫靖)
韓:
壹米之女(韓信)四面楚歌(項羽)。第三章(劉邦)有心人可以教(張亮)。最後壹站(韓信)決心破釜沈舟(項羽)。永不放棄(劉秀)。躲在金房子裏(劉徹)。四面埋伏(項羽)。
三國:
鞠躬盡瘁(諸葛亮)、遊草堂(劉備)、煮豆燒草(曹植)、刮目相看(呂蒙)、初入茅廬(諸葛亮)、樂而不思蜀(劉禪)、成詩七步(曹植)、言過其實(馬謖)、奪七縱(諸葛亮)、守點頭(黃忠)、大才之士(黃忠)
金:
三分入木(王羲之)聞雞起舞(祖逖)東山再起(謝安)洛陽桂芝(左思)草木皆兵(傅堅)挖墻偷光(匡衡)狗尾續貂(司馬倫)
經典歷史故事簡介
1,紙上談兵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戰國時期,戰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精通兵法。連父親都打不過他,自以為天下無敵。趙她認為他是紙上談兵。後來趙奢死了,趙括接替了廉頗的位置。藺相如等人強烈反對。趙王堅持認為,長平之戰,趙括損失了40萬士兵。
2、負荊請罪出自《史記·廉頗與藺相如列傳》。
藺相如因其“完璧歸趙”的功勛,被封為上卿,級別在廉頗之上。廉頗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盡量避免、寬容,不與廉頗發生沖突。藺相如的爪牙以為他怕廉頗,藺相如卻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我和廉將軍。當我容忍和屈服於廉將軍時,我就把民族危機放在前面,把個人恩怨放在後面!”廉頗聽到這裏,就有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3、黃袍出自《松石毛紀紀》
宋太祖的趙匡胤原本是周世宗手下的督察。周世宗死後,周公即位,趙匡胤掌握兵權。960年,北漢和契丹入侵中原,趙匡胤領兵反擊。陳橋駐紮時,士兵們給趙匡胤穿上黃袍,立他為皇帝,建立了宋朝。
4、意氣風發,繼而沒落,三顧茅廬出自《左傳·莊公十年》中的“曹劌之辯”
春秋時期,齊國和魯國發生了壹場戰爭。齊軍打第壹鼓時,魯莊公也下令擊鼓準備沖擊,但總軍士決定制止。直到齊軍打第三鼓,曹判魯莊公:打仗靠膽量。第壹次擊鼓時,戰士們的勇氣大增,第二次就更差了。到了第三次,士兵們幾乎沒有勇氣了。當敵人沒有勇氣,而我軍的勇氣在上升的時候,這就是最好的取勝時機。在曹的幫助下,魯莊公贏得了這場戰鬥。
5.圍魏救趙出自《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
戰國時期,魏國的將軍龐涓率領壹支軍隊包圍了趙國的首都邯鄲。趙急忙向齊國求救。齊威王任命田忌為大將軍,孫臏為軍師,領兵救趙。田忌準備與魏軍主力正面交鋒,孫臏卻說:現在魏軍主力進攻邯鄲,魏都大梁必空。
如果直接進攻大梁,魏國壹定會退兵回大梁,這樣不僅能救趙,而且對魏國的打擊也很大。田忌采納了孫臏的建議,龐涓果然中計,退兵救大梁,途中遭到齊軍伏擊。這個成語指的是攻擊敵人的後方,迫使進攻的敵人撤退的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