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治療濕熱的中藥有哪些?

治療濕熱的中藥有哪些?

1蒲公英銀杏茶祛濕熱白帶原料:蒲公英20g,銀杏10g,糖適量。

做法:先將白果放入鍋中,加水約800毫升,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燜10分鐘。將洗凈的蒲公英和白糖放入茶杯或茶壺中,倒入煮沸的銀杏湯和銀杏,蓋上蓋子靜置五分鐘後飲用。每天1劑。

銀杏不僅能治痰喘咳嗽,還能祛濕解毒、止澀止帶;蒲公英性寒,味甘,能清熱止瀉,涼血利尿,解毒消炎,對全身炎癥有很好的治療作用。蒲公英同用,有清熱燥濕、涼血利尿、解毒消炎、通淋的作用。

2柴胡黃連茶清熱燥濕,能止汗。原料:柴胡10g,黃連6g,蜂蜜適量。

做法:將柴胡、黃連共研成粗粉,裝入雙層紗布袋制成茶包,放入茶壺或暖水瓶中。沖入600毫升開水,加蓋20分鐘,加蜂蜜後飲用。每天1劑量,勤飲代替茶,1天內喝完。

柴胡為清虛熱中藥,既能治療寒熱交替的寒熱癥狀,又有助於清解體熱,減少出汗。黃連以“苦”著稱,能瀉火,同時有很好的燥濕作用。常用於治療胃腸濕熱所致的腹瀉、嘔吐。二者合用,可清熱發汗,燥濕止汗,適用於潮熱盜汗,骨蒸等癥。能有效去除患者體內的濕熱,起到止汗斂汗的作用。

3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

做法:薏苡仁洗凈,晚上或5-6小時後用少許冷水浸泡1。如果是,加800毫升左右的水。散裝貨燒開後,轉小火煮。茯苓和豬苓用少許水浸泡15分鐘,然後放入粥中壹起煮至薏苡仁開花,粥即成。每日壹劑,可分1-3次服用。

薏苡仁最能去濕熱,茯苓也是健脾利濕的藥材。豬苓性味甘、淡、平。可入心、脾、胃、肺、腎、大腸經,也有利水化濕的主要作用。也是治療小便不利、大便不通等疾病的常用藥材。因此,三種藥材壹起使用,可以快速有效地清洗人體三焦中的濕熱之氣,起到調腸通便的作用。

4薏米絲瓜湯能清熱利濕,消腫排膿。原料:薏苡仁30克,絲瓜1片。

做法:先將薏苡仁洗凈,用少許冷水浸泡1夜或5-6小時。將泡好的薏苡仁放入鍋中,加水約600毫升,大火燒開,再轉小火,將絲瓜洗凈,刮去外皮,切碎備用;薏苡仁煮透後,放入絲瓜煮2-3分鐘,關火,根據喜好加入冰糖或鹽調味,每日1劑。

薏苡仁性寒、味甘、性淡,是補氣健脾、利水消腫、清熱排膿的藥材,能有效清除體內濕熱,達到消除青春痘、粉刺、痤瘡的目的。絲瓜因其性寒滑,能吸收體內濕熱,對濕熱體質引起的各種皮膚炎癥有很好的療效。兩者合用,可益氣健脾,清熱利濕,消腫排膿,美容美膚,適用於調理青春痘、粉刺等濕熱引起的化膿性皮膚炎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