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歷史上有鐘馗存在嗎?他的生活是什麽樣的?為什麽人們把他神化為驅魔人?

歷史上有鐘馗存在嗎?他的生活是什麽樣的?為什麽人們把他神化為驅魔人?

有的史書說鐘馗真的存在,清初張大富的《陽光下的音樂》裏也有。張大佛爺認為:鐘馗“剛正不阿”,因為他生於忠厚,所以人們在他死後編造關於他的故事,這也是人們鞭撻奸雄、崇信正直的精神寄托。其實早在宋代就有很多這樣的故事和記載。如沈括的《孟茜筆談》、宋高澄的《事紀原》等書,都記載了唐明帝患“癆病”時,夢見鐘馗鑄“癆病”(邪神)的傳說。

當時唐朝禦花園夢見鐘馗吃了“邪氣”,醒來後“瘧疾”痊愈。於是命著名畫家吳道子為鐘馗畫像,他還寫了壹幅禦書,說:“宜於年底趕之。為了驅除邪靈,平復妖氣。就是告訴全世界,通知委員會。”由此可見,這個“唐代南方士人”是不能捏造的。田在《吳道子》中畫了壹幅鐘馗捉鬼吃鬼的畫,後為五代後蜀中大家所欣賞。《野人八卦》(引自《太平廣記》卷214黃泉)說:吳道子畫鐘馗,身穿藍衫,左手捉惡鬼,右手食指掌摑其眼。筆法蒼勁,形神兼備。孟嘗君對此很欣賞,認為鐘馗用大拇指捏邪靈的眼睛會更有力,於是命畫師黃權修改。黃泉說:“吳道子畫鐘馗,其力、色、目、貌,都集中在食指上,不可改變。”鐘馗雖然蒙上了壹層淡淡的迷信色彩,但與當時人們對瘟疫的放逐有關。

據史書記載,北宋時,畫鐘馗、賣鐘馗造像開始流行於小巷。孟元考《東京夢錄》卷十記載,北宋都城汴梁曰:“農歷年節,門神鐘馗,印於街上叫賣,以備夜用。”這無疑印證了這位“唐代南方書生”已經家喻戶曉。但認為歷史上沒有鐘馗的也不少見。周瑤《夢舞鐘馗賦》收錄於《文苑華英》卷九十五,說:鐘馗非真人。他認為“舞鐘馗”其實是唐、明時期用於治病的壹種舞蹈。據考證,鐘馗其實是壹個用來辟邪消災的名字。《李周考》和其他書中的鐘馗是壹個圓錐、壹個鐘、壹個鐘馗和壹個鐘馗,但它們具有相同的含義。據《左傳》記載,殷族有壹個鐘馗,以制“錐”聞名。“錐”是“鐘馗”的別稱,因為是鐘馗做的。當時的“錐”不僅有實際的生活和生產用途,而且已經作為辟邪驅災的器具出現。

南北朝至隋唐,人們多以鐘繇(鐘馗)為名。《石楠》、《北冥》、《資同治鑒》等官方史書的記載可以證明鐘馗其實是壹種驅邪的器具。就連後世出現的鐘馗形象也被人們擬人化,只是後來才作為人物形象在中國民間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