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於1985年簽署並加入該公約。迄今為止,已有49項自然和文化遺產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文化遺產35項,自然遺產10項,自然文化雙遺產4項),總量居世界第二。
自然遺產:武陵源歷史風景區、九寨溝歷史風景區、黃龍歷史風景區、三江並流。
文化和自然遺產:泰山、黃山、峨眉山-樂山大佛景區、武夷山。
文化遺產:長城、故宮、莫高窟、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秦始皇陵和兵馬俑、承德避暑山莊及其周邊寺廟、孔府和夫子廟、武當山古建築群、拉薩布達拉宮、平遙古城、廬山、蘇州古典園林、麗江古城、皇家園林頤和園、皇家壇壇天壇、重慶大足石刻、青城山-都江堰、洛陽龍門石窟。
2065438年8月1日,在巴西利亞舉行的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河南登封、中國丹霞(廣東丹霞山、浙江江郎、福建泰寧、江西龍虎山、湖南狼山、貴州赤水)的歷史建築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自然和文化遺產的定義
1,自然遺產
從美學或科學角度看,由物質和生物結構組成的自然外觀或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此類結構群;從科學或保護的角度來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地質和自然地理結構,並明確指定為受威脅的動植物棲息地;從科學、保護或自然美景的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自然景區或明確界定的自然區域。
2.文化遺產
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是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文物,包括可移動文物和不可移動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和技能,以及相關的器具、物品、手工藝等。)以及與壹代又壹代人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化空間。
3.文化和自然的雙重遺產
文化和自然的雙重遺產是指結合了自然和文化價值的遺產,比如中國的泰山和黃山。
百度百科-自然與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