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鄭板橋水墨竹畫簡介

鄭板橋水墨竹畫簡介

鄭板橋朱墨作品賞析

清初,中國書畫藝術界崛起了壹群異彩紛呈的藝術巨星,這就是繪畫史上著名的“揚州八怪”。他們在繼承中國古代書畫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創造性地發展了中國文人畫,積極倡導詩、書、畫、印的綜合藝術,開創了中國全新的畫風,為中國繪畫史的發展作出了新的貢獻。在這些著名的星星中,最亮的應該是鄭板橋。

(1 695—1 765),字克柔,板橋人。江蘇省興化縣人。他出生在壹個沒落的書香門第,自幼喪母,由奶媽帶大。父基業(字黎安),生於縣城,家中徒弟眾多,板橋隨父學藝。1 6歲時,魯與彜族人民壹起填詞。25歲左右,他結婚生子,父親也老了。為了謀生,他在周振之江村辦了壹所學校,並當了三四年的老師。30歲時,父親去世,生活更加艱難。教書微薄的收入難以養家糊口,於是以賣畫為生,在揚州做了十年的職業畫家。雍正十年(1 752),板橋到南京參加鄉試,中了壹次獎。乾隆元年(公元736年),板橋進京參加考試,中了進士,並專門寫了《秋葵石筍圖》祝賀自己。乾隆七年(1 742)春,任山東範縣縣令。五年後調任威縣七年,任1 2縣令。據史書記載,他在做範、魏知府時,好處多多,無冤無冤,深得百姓擁護。鄭板橋是壹個清廉的官員,成績斐然。

鄭板橋擅長畫蘭花、竹石、間種梅花和古松。他不僅是壹位著名的畫家,還是壹位優秀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書法,獨樹壹幟,自成壹格,是不可多得的珍品。所以稱他為“詩書三絕”也不為過。

鄭板橋的繪畫有很高的藝術造詣,其淵源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壹是師法古人,主要師從、徐渭、陳淳、石濤、高,但不拘泥於,而是學習並靈活運用。他在《石圖》中題詞:“我壹生喜愛索南先生和陳畫的畫,又見子畫竹,或按或不按,或整或斷,或完或無窮,故取其意而成石勢,再與加壹縫。雖然學了二本,但筆墨也是壹口氣。...‘取其所欲’,這是他向古人學習的秘訣。他極力主張學習繪畫。”從意向中學習,而不是從跡象中學習,“學壹半,留壹半”,“不要住壹家”。第二,更多的是向大自然學習。他在《朱墨圖》中題詞:“我畫竹子的地方,沒有什麽可以借鑒的,我從紙窗、粉墻、陽光、月影中得到的更多。“他研究社會和宗法自然,但不搞純自然主義。相反,他從自然中收集信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從這個到那個,他從外到內反復分析比較,找出規律,然後創造出來。同時,根據多年的創作實踐,他還總結出三個不同的創作階段:目中有竹、胸中有竹、手中有竹。”“眼中的竹子”是客觀的自然景象,是觀察和體驗自然的靈感“胸中之竹”是藝術創作的構思,壹手之竹是藝術創作的實現。由於有了正確的理論指導,鄭板橋壹生創作了大量優秀作品,形成了清新淡雅、剛健有力的藝術風格,為文人畫的發展做出了新的貢獻。

鄭板橋畫墨竹,多為寫意。壹氣呵成。命很強,壹枝壹葉。不管是枯竹,還是單枝的竹子,還是風中的竹子。雨中的竹子充滿了奇妙的變化。比如竹子的高矮錯落,濃蔭枯榮,染色精致。畫風清麗,超塵脫俗,給人與眾不同的感覺。他自題《墨竹圖》:“紙內者有紙外者。這次竹竿比竹葉多,露霜者藏紙外!

他又說:“文學和繪畫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鄭板橋畫竹子,但是他不知道該做什麽。所謂渭川千畝也在胸;板橋壹事無成,如電閃雷鳴,草木皆怒。如果沒有的話,那就蓋了大華的知名度。其道如是,有可能,板橋無。它是壹個或兩個解決方案。”其實,板橋的“思路清晰”和文學的“思路清晰”並不矛盾。鄭板橋註意到,在創作之前,應該將想法與熟練的技巧結合起來,但這種寫意繪畫在技法上不同於文學和高度寫實的水墨畫,即寫意和寫實、抽象和具體、相似和相似。特別引人註目的是,鄭板橋的竹畫還註重書畫的有機結合。"它是用草書的豎筆和長筆來表現的."他說:“書法有線,竹有線,書法有濃淡,竹有濃淡,書有密度,竹有密度。”正因如此,人們可以從他的字畫中去欣賞。鄭板橋畫的奇形怪狀的石頭,先有輪廓,再有輕微的劃痕或輕擦,但從來不塗,形狀像石筍。它們非常結實,直入雲霄,往往竹石相交,給人壹種“硬朗”、“不羈”、“充滿樂趣和硝煙”的感覺。板橋畫在郊區的蘭花,大多是山野的蘭花。用草書的筆觸,描繪蘭花的燦爛自然,把花畫得像蝴蝶。筆法灑脫,很有意思,很有新意。

鄭板橋的畫構圖獨特,兼收並蓄。有的高聳入雲,有的平淡天真。比如他的蘭花,有的生在懸崖峭壁上,有的生在平坦斜坡上的荊棘岸邊,生機盎然,妙趣橫生。不僅有完美的藝術形式,還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他說:“我畫蘭花、竹子、石頭,是為了安慰天下勞動人民,而不是為了天下安危。”在封建專制時代,這些以“勞動”為核心的思想,都閃爍著民主思想的火花。他還在《竹石圖》中題詞:“雅齋臥聽簌簌竹,疑是百姓疾苦之聲。”作者從簌簌的竹葉中想到人民的疾苦,可見作者確實對下層階級的思想感情有所同情。他把不知名的荊棘和淡雅的蘭花畫在壹起,並在畫中題詞:“凡畫皆君子,然後荊棘終了,何故?”蓋君子能容小人,無小人則不能為君子。他脊柱裏的蘭花更茂盛。“《刺叢藍兔》是“以人為本”。“尊君”的思想很明顯。他對現實不滿,憤世嫉俗。他在《梅花圖》中題詞:“我這輩子沒畫過梅花,也不知道處士家在孤山。今天畫梅竹,心中滿是陰霾。”他寫了壹首《墨子圖》詩:“昨夜秋風過瀟湘,曾摸石過林狂。只有竹枝不怕,卻有千鬥。”他把竹子的堅韌比作與舊勢力鬥爭的頑強精神。他的《難得糊塗》書名流傳甚廣,既包含了深刻的哲理,也表現了作者對官場黑暗的憤恨。

除書畫外,鄭板橋對詩、詞、歌、賦、小曲也有很深的研究,尤其是他的詩歌,有很高的藝術造詣,在清代詩壇占有重要地位。鄭板橋詩歌擺脫了清初某些詩歌的束縛,繼承了《詩經》和唐代杜甫詩歌現實主義的優秀傳統,具有民主的思想內容和優美的表現形式。鄭板橋的代表作《苛吏》、《私刑作惡》、《逃離災荒》、《還鄉》、《鄉愁》等都是積極關心國家和人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