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傷寒論》中關於飲水為病的規定

《傷寒論》中關於飲水為病的規定

《傷寒論》中關於飲水為病的規定如下:

1,太陽病,小方便,要多喝水,會緊張;喝多了會心臟停跳,胃氣不和,所以會悸動。

2、如果胃涼了,就吃不下飯,喝水也別扭。

3,凡人有疾病,時不時的被治療,忍著可憐,以至於成為壹種慢性病。

4、多喝水,妳會擔心。

5.中暑出汗後,出現出汗,胃部幹燥,煩躁睡不著,想喝水的人,越喝越少,這樣腸胃會更和諧。

這些文章主要討論的是過量或不當飲水引起的疾病和癥狀。對於有疾病的人,要及時治療,不要隱忍或希望自己好起來,以免導致慢性疾病。同時也強調少量適時飲水,保持腸胃平靜。

《傷寒論》是東漢張仲景所著的中醫經典著作。是治療外感發熱的專著,卷數12。今天有10卷,22篇文章。

傷寒是中國古代對外感疾病的統稱,並不是特定的病名。古人常把疾病的誘因視為病原體。感冒不僅僅是患感冒的現代術語,而是由外邪引起的壹切疾病的總稱。出處可以參考郝萬山先生的講座視頻,張仲景《傷寒論》中的傷寒也是這個意思,與現代傷寒無關。

作者簡介

張仲景是東漢末年的壹位內科醫生。生於150年正月十八,卒於219年,享年69歲。他出生於壹個沒落的官僚家庭。他的父親張是朝鮮的壹名官員。由於家庭條件特殊,他從小就接觸了很多經典。

他從小就喜歡醫學。“博覽群書,潛心道學。”當他十歲的時候,他已經讀了很多書,尤其是關於醫學的書。同鄉何清欣賞他的聰明和特長,曾對他說:“用心而用韻不高,必當良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