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資料:
http://www.ricric.org/list.asp? id = 408
中國最早的產鹽記錄是海鹽。據古書記載,炎帝(指神農氏)為諸侯時,蘇莎在山東膠東第壹個用海水煮海鹽,史稱“用蘇莎煮鹽”。用沙夙煮鹽可以看作是中國海鹽工業的開端,沙夙是中國海鹽的創始人。
鹽資源的早期利用與傳說
人類在開發利用鹽資源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鹽文化,留下了無數美麗而富有詩意的傳說。
1,舜帝南風歌
相傳虞舜時期,山西運城鹽湖周邊的人們發現並開發了當地的鹽池資源,取天然結晶鹽食用。舜帝參觀了鹽池,深受感動。曾父親唱到:“南風可以解除我們人民的焦慮;當南風吹來時,它能豐富我們人民的財富。“它的意思是:夏季的南風使沿斜池的鹽水迅速蒸發,凝結成鹽粒,解除了人民的輕食之苦;南風壹吹,就滋生鹽粒,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成為當地人的主要財源。
2.用沙子煮鹽。
中國最早的產鹽記錄是海鹽。據古書記載,炎帝(指神農氏)為諸侯時,蘇莎在山東膠東第壹個用海水煮海鹽,史稱“用蘇莎煮鹽”。用沙夙煮鹽可以看作是中國海鹽工業的開端,沙夙是中國海鹽的創始人。
3.黃帝、顏地和蚩尤為鹽而戰。
相傳炎帝和黃帝為了爭奪古代盛產鹽的山西的池塘之解,在櫻花(櫻花發源於山西謝賢縣鹽池)進行了三次大戰。最後,黃帝征服了顏地,顏地部落並入黃帝部落,黃帝取代顏地成為中國所有部落的領袖。這場戰爭被稱為“中國第壹戰”。炎黃部落為池鹽而戰,為池鹽而統壹,成為中原最強大的部落聯盟,這也成為中華民族的雛形。後來黃帝和蚩尤又在這裏交戰,活捉了蚩尤。黃帝在謝池附近與炎帝作戰、奪取蚩尤等活動的傳說和遺跡,是氏族時代東方部落爭奪鹽池資源的真實寫照,足見鹽在人類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4.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鹽廟--池廟。
在解州安義縣東南方十裏的鹽池北岸的雲崗上,矗立著巍峨的滇池神廟,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鹽派寺廟。唐朝以前,界池有壹座遼宗廟。
相傳,唐代宗大歷十二年(777年),因連日陰雨,露天生產的鹽池遭受重大損失。當時,身兼河東租鹽租鐵謀士的黃翠祈求上帝保佑。天氣放晴後,鹽池“滿滿紅鹽,滿滿籮筐,繭或粟,狀如猛虎,彩朱砂,古無前例”。戶部向皇帝報告了這壹事實,並由唐朝的教派進行了核實。因此認為鹽池生有紅鹽,這在古代是史無前例的。不僅“編於史書,薦於郊廟”,更於冬十月,賜名寶應淩青,建鹽廟壹座,池神名淩青公。根據現存史料和珍貴照片,鹽廟前有曾題寫的對聯:“玉樹種東海,金霞生西池”。傳說是呂純陽寫的,橫批為“天寶連地”。這個傳說是韓湘子寫的。呂春陽和韓湘子都是傳說中的神仙,他們的筆墨為潭柘寺增添了無限的“空靈魔力”。
5.鹽湖女神
在西藏,人們普遍崇拜鹽神和鹽湖神。廣大藏區的鹽主要來自藏北鹽湖地區。人們不得不成群結隊,翻山越嶺,長途跋涉來運輸他們視為生命的鹽。從鹽的運輸可以看出對鹽和鹽湖女神的崇拜和崇拜。西藏的運鹽隊,從古代消失到1998,全部由男性組成,整個運鹽過程中絕對禁止接近女性。據說鹽湖之神是女人,遇到女人就會吃醋生氣。在運鹽人裝滿鹽袋踏上歸途之前,他總是向鹽湖女神祈禱再見,呼喚她的母親,稱自己為鹽湖女神的兒子。出發的前壹天晚上,鹽民們在湖邊的塔形瑪尼堆上拉起五色破布的經軸,在繩子上系上壹束牛羊毛,用糍粑或面團把牛羊揉成大大小小,用酥油做成柏枝扔在瑪尼堆前的鹽湖裏,以感謝鹽湖母親,祝福壹路平安。還有壹種形式,就是酥油做的牛頭對準家鄉的方向,放在瑪尼堆前。送鹽人扮演送牛人,壹人扮演趕牛人,手持烏爾都語去趕“牛”,嘴裏不斷呼喊,繞過瑪尼堆,把“牛”趕回駐地帳篷前。這時,扮演老鄉的人站出來,連連稱贊他們壹路順風,鹽的質量好。
6.白羊井
雲南大姚縣有壹口著名的白鹽井,就是因為發現了鹹土,才由白羊井演變而來。據明代雲南的記載,南詔蒙臺梭利時期的壹個牧羊人在今天的白靜飼養董祀伊犁,發現壹只白羊總喜歡用舌頭舔那裏的生活土,怎麽也舔不掉。他覺得奇怪,然後挖地發現了壹個鹵水泉,於是挖了壹口井取鹵水。這口井被命名為白楊井,也就是現在的白鹽井。
7.黑牛井
據《康熙黑鹽井記》記載,古時候雲南祿豐縣有壹位彜族婦女,名叫李阿昭。放牧時,她發現壹頭老黑牛吃完草後總會跑到壹個小水池邊喝水,這引起了她的好奇心。她壹嘗到池子裏的水是鹹的,人們就在這裏挖井吸鹵水和幹鹽。為了紀念黑牛的“歷史功績”,人們稱之為“黑牛井”,“黑井”也因此成為雲南省著名的“千年鹽鎮”。李阿昭也成為黑井人世代侍奉的女龍王,薩馬坪至今仍有李阿昭石像。
8.四川省自貢市鹽神迷宮
迷宮是四川自貢富順鹽場的井神。據南宋王祥所著《地中紀勝》壹書記載,晉代太康年間,獵人迷宮打獵時幾乎每天都在同壹個地方打中壹只鹿。久而久之,這引起了他的註意。梅茲很快發現,每只鹿在被獵殺前都在舔著地面,梅茲也撿起地上的泥土品嘗。他發現土壤是鹹的。於是,梅茲在當地定居下來,挖井取鹵,將鹵水煮成鹽,並向當地人傳授了最早也是最簡單的原始制鹽技術。馬澤爾死後,人們把他獻給井神,並修建了井神廟,以紀念這位挖井取鹵煮鹽的祖先。清道光年間,鹽商集資捐款,將沈婧廟從富順遷至自流井鹽場。
9.四川鹽源縣納西族鹽神——開山奶奶
在四川省鹽源縣的納西族,他們崇拜的神之壹是鹽神,她是壹個女孩。相傳,古時候姑娘放羊,發現白鹿在壹池水邊飲水,她的羊喜歡喝這池水,於是嘗了嘗池水,發現是鹹的,就回去告訴別人,於是人們就在這裏挖井,把水燒開取鹽。《鹽源縣誌》記載:“鹽井開於西漢...並在五代之後的宋代終結,荒廢已久...沒有人知道它在哪裏。是因為有牧羊人和外國女人習慣在池中飲酒。他們既然知道水是齊的,那就是牢的事,至今還頂禮膜拜,像玉女壹般。”在清代,人們把發現鹹水的姑娘稱為“開山奶奶”和“養院娘娘”。目前,鹽源縣有壹座“荊凱娘娘”廟,廟裏有壹個納西族女孩的形象,旁邊有壹頭牛,表明鹽泉是因放牧而發現的。據說這座廟以前香火鼎盛,任何壹個民族煮鹽賣鹽的人都會來這裏祭祀。
10,大公井和貢井
南北朝後期開鑿的大口徑鹵井——大公井,被譽為世界上第壹口古鹵井。據說其井位於四川省自貢市貢井區河街子東嶽廟菩薩像下(現貢井街道河街子居委會44號)。自從寺廟被拆除後,它現在被用作民居。這口井位於壹位居民的床下。雖然只是傳說,但還是有證據的。從時間上看,貢井鹽最早產於河街子後老街和新街,其次是艾葉和昌圖。大公井井位於河街子範圍內。從技術上講,早些年挖掘大公井的時候,還沒有挖深井的技術。大公井是壹口大直徑淺井,也與當代井相壹致。自貢文物保護部門在這裏進行過多次發掘,這口井只有幾米深,幾米寬。據老人說,這附近的淺井多達13口。
唐朝以前,大公井很有名,成為與付逸井(今富順)相輔相成的著名鹽井。據唐代《元和縣誌》記載,“唐武德元年,戎州設貢井鎮,因鎮改為貢井縣,有鹽井十口,大公井壹口”。後周時期(951-96O),貢井縣曾包括自流井地區,州縣官員負責鹽政和鹽務。
北宋有帝年間(1041-1054),四川出現了小口深井“卓通井”,促進了井礦鹽的發展,開始使用牛車。貢井鎮是卓筒井的發祥地之壹,壹直采用鉆探的方法,使井鹽從大型淺井走向小型深井。據李約瑟《中國古代科學史》記載,深井使用的鉆鑿法在十壹組傳到歐洲,促進了世界鉆井技術的發展。明洪武九年(1376),在貢井鎮設立工鹽署,管理鹽政,征收鹽稅。當時,鹽的年產量已達50萬公斤。
貢井為什麽要改名為貢井?傳說大公井產出的鹽潔白可口,曾被朝廷食用,視為貢品,於是公井壹口壹口地被貢井取代。明嘉靖四醜(lSZ9),前秀才熊國,禮部博士。吳方權墓誌中有“子朝借鹽為官,丁口煮鹽貢井,貢井之地屬戎州,在撫順”的記載,證實了貢井之名在明代已經出現。
11,自流井
自流井位於四川省自貢市府西河西岸火井坨地區的燕京群中。因其“井水自然流出,非人力所為”而得名。據史料記載,明代嘉靖十八至三十三年(公元1539-1554年)期間,由於撫順燈井關地區的主要生產井坍塌廢棄,需要開新井補償舊班,於是勞動人民在富順縣城以西90余裏的榮溪水岸(火井坨地區)開鑿了以壹口自流古井為代表的多口鹽井。明末清初,該地區食鹽生產發展迅速,並於清朝同年(1851-1875)達到頂峰。鹽井900多口,雖不及貢井,但氣鹵皆優。人口也越聚越多。前朝商業極為繁榮,石櫃臺等地掛滿鹽名,金碧輝煌,繁榮昌盛。每當太陽落山,黛黛就大聲唱歌。金融活動,現金流動,商人相互推擠,這種情況不亞於壹個大的貿易港口。“自流井”逐漸演變成這個地區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