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簡介
要了解辛亥革命,首先要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原因。當時,中國正處於清朝末期,清朝的最後壹個皇帝宣彤上臺。面對眾多外國列強的賠款要求,中國的土地和主權逐漸衰落。這時出現了壹批有誌之士,他們壹心要使中國富強,驅逐外國列強,恢復平等和平。
辛亥革命就是這樣壹場反對清制度和外國列強的戰爭。辛亥革命的最高領袖是孫文的孫中山先生。孫中山先生流亡英國後,成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反清力量。壹群熱血青年緊緊圍繞在他身邊,在孫中山辛亥革命的路上得到了日本的很多幫助。辛亥革命的第壹槍是武昌起義。武昌起義後,中國十余省宣布獨立,擺脫了清政府的控制。
盡管辛亥革命的歷程短暫,結局悲慘,但它從根本上改變了許多人的思想。中國開始追求均勢,更多的人開始加入反清勢力的行列。
辛亥革命爆發的必然性
辛亥革命的必然性體現在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軍事等各個方面。可以說,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諸多因素的必然結果。這不是偶然發生的,而是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辛亥革命的爆發有著深刻的必然性,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壹方面,辛亥革命爆發的必然性體現在:在20世紀,腐朽的清朝的封建統治已經不適應中國歷史的發展。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多次遭受帝國主義侵略,每次都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資產階級改良派領導的戊戌變法失敗後,壹些仁人誌士認識到,不改變現有的封建制度,就無法達到救亡圖存的目的。
辛亥革命爆發的必然性還體現在,隨著洋務運動的發展,資產階級的力量在中國沿海的港口城市迅速發展。他們受過西方先進思想的洗禮,認為只有在中國建立資產階級民主政府,才能救中國,壯大自己的力量,所以積極支持革命隊伍的反帝反封建活動。
辛亥革命爆發的必然性體現在:隨著晚清留學思潮的普及,壹些從國外歸來的精英把西方先進的思想文化帶回國內,影響了壹批進步的青年。城市公民的民主、自由、平等觀念深入人心,為辛亥革命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人民要求推翻清政府的呼聲越來越強烈,於是辛亥革命不可避免地爆發了。
辛亥革命的時間
辛亥革命的時間是1911年10月10天,是壹場震驚中外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以孫中山為領袖,資產階級革命派和廣大工農群眾參加了壹場偉大的革命。這場偉大的革命之所以叫辛亥革命,是因為辛亥革命的時間是1911年,1911年是辛亥年。所以在歷史上,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運動被稱為辛亥革命。
自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以來,帝國主義侵略的步伐越來越緊張,中國被迫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當時的清政府腐敗無能,對外投降,對內敲詐勒索,階級內部矛盾日益激化。群眾起來反抗,但畢竟這些反抗是自發組織的,沒有人領導和組織。所以,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在辛亥革命爆發前,吸取了前車之鑒。
辛亥革命爆發前,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第壹個資產階級團體——鐘惺會。後來,鐘惺會和光復會分別在長沙和上海成立。不久後,三方聯盟組成了中國聯盟。武昌會議後,僅兩個月,十四省宣布獨立,清政府逐漸解體。1911年底,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1912年2月清帝退位。後來在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壓迫下,孫中山被迫辭去大總統,袁世凱即位。袁世凱的上位意味著中國仍然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之間生存,辛亥革命也失敗。雖然辛亥革命失敗了,但是清朝被成功推翻,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
猜妳喜歡:
1.現代歷史事件全集
2.近代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歷史事件?
3.中國近代史重大事件時間表
4.中國近代史上有100件大事。
5.現代歷史事件的詳細介紹
6.現代經典歷史事件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