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琊山八絕:明代命名的“滁州十二景”中,瑯琊山古寺、春秋明月、龍盤疊翠、鳳嶺祥雲皆在瑯琊山。但是壹州的山水分布很廣,並不都在瑯琊山。北宋至道元年(995),著名詩人王禹偁任滁州知府,查閱圖經,漫遊瑯琊,寫詩多首。唐宋圖典未傳世,瑯琊寺八首詩碑早毀,拜王禹偁小畜集所收八首詩所賜。其中壹些至今仍然存在。宋五年(1045),歐陽修來到滁州,對瑯琊山上的美景有了新的評價,寫了壹首組詩《瑯琊山六題》——題目是關於桂雲洞、夫子泉、瑯琊河、石屏路六景。大概是歐陽修最喜歡的《瑯琊山六景》。他的摯友、宣城詩人梅曾寫下《何勇叔叔瑯琊山六首》等六首詩,與歐陽修的組詩壹起流傳至今,成為瑯琊山歷史上又壹美談。歐陽修在“八絕”“六題”之後,給他取名為醉。
歷史:瑯琊山的特點是人文薈萃,公認漫遊瑯琊山的文人中,醉翁是最受推崇的前賢,唐宋以來最為著名,如李有清、魏、歐陽修、辛棄疾、王安石、梅、宋濂、、、薛等。有“名山、名寺、名亭、名泉、名文、名人”六大景區。其中,湯集安的瑯琊寺是皖東著名的佛教寺廟,也是全國重點寺廟之壹。宋簡醉翁亭因北宋大文豪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壹文而聞名。被譽為“天下第壹亭”的南天門、葉放園林、沈繡湖、童淵公園等改建重建的景點和歷代著名書法家題寫的“醉翁亭記”與山中古道、古亭、古建築相得益彰。瑯琊山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相互交融,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