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把皇帝的生日定為國定假日,每個皇帝的生日名字都不壹樣。唐玄宗的生日被稱為“錢球節”,唐肅宗的生日被稱為“天成地坪節”,唐玄宗的生日被稱為“壽昌節”等等。每隔幾天,全國都會放假三天,各地都會舉行慶祝活動。
皇帝生日那天,朝中大臣會給皇帝獻上萬歲壽酒,此外還有壹些寶物和玩物。當地官員也應該提供生日禮物。據記載,唐朝初年,為天子獻上的壽禮總量為二十余萬兩,到唐末已達壹百多萬兩。
《新唐書·禮樂錄》:
大臣們代表大臣們跪下說:“這叫千年節,等不及周年了,所以希望活幾千萬年。”
皇帝答道:“德卿等人獻的壽酒,裏外都是和卿等人壹起慶祝的。”
當然,皇帝接受大臣們的生日後,也會根據級別給予相應的獎勵,但都是珠帛,和收到的生日禮物相比,微不足道。到了唐朝,皇帝生日自然要加詩。不少唐詩描寫了慶祝皇帝生日的情景,如“自千年節過,八月頻傷身來”,“舞步捧壽酒,秋色已逝”等等。
宋朝時,宋、夏、遼、金四國對立。每當有皇帝生日時,其他國家也派使節前來祝賀,將皇帝的生日與“拜年”、“祭天”等節日並列,使這壹天更加高貴。除了皇帝的生日,還有大規模的慶祝皇後和皇太後生日的活動。後來,這也被加到了王子的生日上。但皇帝的生日都叫“壽壽節”或“萬壽節”,不再像唐朝那樣給每個皇帝的生日都起壹個專門的名字。
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每到生日都會想起父母早逝,心中充滿悲痛,於是下令生日不接受任何祝賀。這壹天,朱元璋會“終日隱居”,“吃素”。直到朱元璋晚年才接受生日的問候,並設宴款待大臣,但同時規定“不送禮,不作詩,不送禮,不齋戒”。總之,壹切都很簡單。
到了清代,慶祝皇帝生日的風氣再次興起,慶祝皇帝生日的規模甚至比前唐宋時期有過之而無不及。康熙年間,皇帝生日“萬壽節”當天,邀請士人舉行盛大宴會。電視劇《康熙王朝》中,有壹場慶祝康熙生日的戲。在長春園,康熙安排了壹個千年宴,直隸所有官員,六十五歲以上的官員都可以參加。
90歲以上可以進宮門,80歲以上可以去丹雍,70歲以上在宮門外。皇帝會親自給這些臣子送上飲料和食物,皇太子和貝勒會給大臣的妻子送上五顏六色的綢緞、珠寶等物品。而我國周邊的壹些國家也會派出使節參加。
朝臣生日的稱謂也隨著朝代的變遷而變化。宋代以前壹般是“小心活幾千萬年”。到了元代,可能少了幾千萬,所以改成了“上億萬歲”。到了明朝,可能有點過了,但是“幾千萬”確實不夠,所以改成了“萬歲千年”。
不僅生日的稱謂被改編,歷代皇帝生日的名稱也略有不同。在唐代,每個皇帝的生日都會有壹個獨特的名字,宋代統壹為“千春節”,元代改為“萬春節”,明清改為“萬壽節”。
以上是古代皇帝生日的大致情況。說到底,其實就是用各種復雜的禮儀、宏大的規模、豪華的布置來滿足古代帝王的虛榮心和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