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傳統石雕保護的手段有哪些?

傳統石雕保護的手段有哪些?

1、表面清潔:用去離子水清洗灰塵、黑色沈積物、苔蘚等。在巖石表面。表面清潔的目的不僅僅是清潔

除了巖體中的汙垢,生長在巖石上的低等植物也被清除,以隔離它們在生長過程中產生的有機酸淋溶。

侵蝕巖石。

2.脫漿:分三次敷漿,去除石雕內部的可溶性鹽,避免可溶性鹽在潮濕空氣中隨溫濕度變化反復反應,表面結晶沈澱,造成體積膨脹,巖石表面流失。

3.無水沖洗:用無水酒精沖洗巖體,達到滲透毛細血管,疏通孔洞,為滲透加固做準備的作用;

4.滲透加固:SAE-300彈性加固劑滲透巖石。聚合SAE-300在溶液中緩慢水解,反應過程中巖石的礦物顆粒通過矽酸膜結合在壹起,沒有副作用,不影響巖石的物理本質特性,如吸水性。巖石表面沒有形成隔離層,但形成了均勻的強度剖面。反應如下:

Si (or)+4h2o(催化劑+H2O) →二氧化矽AQ+Roh+H2O

5.疏水處理:塗覆疏水劑,隔離水介質,切斷汙染源。

6.在實驗室進行了老化環氧樹脂殘渣的軟化試驗。

實驗結束後,兩個多月不間斷的觀測記錄表明,實驗巖面的外觀沒有明顯變化;疏水效果顯著;加固實驗表明,未采取加固措施的10組巖樣平均抗壓強度為48.8,使用SAE-300試劑加固後平均抗壓強度為53.4。各項實驗的性能充分表明,這種材料的塗覆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巖石表面的風化速度,減弱風雨和灰塵的侵蝕。同時,SAE的強化措施和疏水劑的疏水措施都是可逆的,不會影響以後其他保護措施的有效性。

這種安全的加固和疏水保護方法近年來在國內得到應用,如Xi安大雁塔頂部砌體加固、陜西半坡遺址局部加固、陜西幹嶺灰巖加固防滲工程等。從效果分析,基本達到了預期的保護目標。但是,對於北方高寒地區的巖畫保護,還沒有先例。阿城崖溝石刻的模擬保護實驗為北方高寒地區的巖石和不可移動石刻的保護提供了實踐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