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福建黑米做法

福建黑米做法

黑米

農歷四月初八吃黑米是江浙壹帶的民俗。其中壹個民間傳說是釋迦牟尼的弟子木蓮為了讓地獄裏的母親吃上飯,就嘗試用黑米葉染米,煮成黑米送去。餓鬼不敢吃它。母親終於吃飽了,江南人每年都吃黑米,紀念目連的孝子。據《本草綱目》記載,烏藥葉屬於樟科植物,性溫,味微苦,葉有香味。可入藥,上調脾胃元氣,下通少陰腎經。黑米是壹種紫黑色的糯米,是采集野生植物烏飯樹的葉子,將糯米長時間浸泡在煮好的湯中,然後取出放入木制蒸籠中蒸制而成。它的味道清香可口,讓人食欲大增。而且人們相信長夏吃黑米可以祛風解毒,防蚊蟲叮咬。黑米可以根據大家的喜好做成鹹的和甜的,甜的可以加糖、葡萄幹、紅棗、堅果;鹹豌豆、鹹肉、筍丁等。可以添加。

原料:黑米葉、糯米、糖、紅棗、葡萄幹、瓜子、桂花。

練習步驟:

步驟1:采摘烏飯樹老嫩葉,洗凈。

第二步,放入料理機加水打汁,濾掉葉渣。

第三步,將糯米洗兩遍

第四步,浸泡在過濾後的葉汁中。

第五步,將泡了壹天的糯米瀝幹。

第六步:準備葡萄幹、紅棗、瓜子等。將紅棗切碎(隨妳喜歡)。

第七步,放在鍋上蒸40分鐘至熟。

第八步:我用電飯煲煮剩下的糯米(煮的時候記得比正常煮飯少放點水,因為米已經泡透了)

第九步:趁熱撒上少量白糖,將黑米和幹果拌勻。

步驟10:用模具做成凹形,撒上桂花。

步驟11,當地長夏習俗,吃黑米和茶葉蛋,還要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