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高質量的古籍,壹方面可以教會我們的祖先做人的智慧,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另壹方面幫助我們吸取前人的教訓,揚長避短,少走彎路。
1.古籍中的修辭手法、敘事方法、思想精髓都有壹定的文化價值,對我們現在的作家來說是現成的素材,可以借鑒。
在很火的動畫片《狐妖小媒婆》中,講述了伐木工人胡和樹妖在月亮上哭泣的愛情故事。有壹章講的是他們的前世身世,“抱柱至死。”其實這個故事是有典故的。
《莊子·盜足》:“微生與婦人住在梁下。女子不來,水不去,死抱住梁。”盜跖,古名,跖音(zhí)。
以上的故事都是關於因為家庭觀念而不能在壹起的男女。他們決定在過完私生活後壹起私奔。可是,私奔那天,男的在約定地點等,女的還沒到。中間突然下了壹場史無前例的暴雨。那人傻傻的抱著柱子壹直等,最後被淹死了。
只不過莊子筆下的淹死的時候還緊緊抓著梁柱,而漫畫裏的胡抱著壹棵大樹,等著妖族對著月亮哭,直到淹死。真的是癡情到死。
2.歷史上的成語典故,講的是歷史人物背後的故事,讓我們從中學習知識和道理。
我更喜歡“精衛填海”這個成語。顏地的女兒是個女嬰,幾千年來壹直在用石頭填海。她的毅力值得我們現代人學習。
還有很多典故,比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金石為開”。這些都是指導我們做人做事的方法。有了前人的經驗教訓,我們就不會重蹈覆轍,遵循前人的好方法,就會事半功倍。
妳知道哪些成語典故?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