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永陵博物館之前,我就聽說過中國唯壹的陵墓——皇陵,它位於地球表面,是中國第壹座官方發掘的皇陵。所以,對於喜歡歷史和考古的朋友來說,在成都,永陵博物館是最值得壹去的景點。
永陵博物館入口
永陵,又稱王建墓,是前蜀第壹個皇帝王建的墓。
永陵博物館是以五代前蜀國皇帝王建的墓命名的,所以永陵也被稱為王建墓。對蜀國前皇帝王建了解不多。我只在中學歷史課本上聽說過他。這次參觀永陵博物館,讓我更加了解了這個殺牛偷驢的小人。
永陵博物館公園景觀
永陵博物館平面圖
唐朝末年,王建生,又名王星閣,年輕時殺牛、偷驢、賣私鹽。被村民稱為賊龜,名聲不好。後來,王建加入了鐘,成為鐘的壹名將軍。由於營救唐僖宗有功,他成了神策軍的將軍。後來,王建被任命為西川司令,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割據勢力。唐朝滅亡後,王建在成都稱帝,國號大蜀,史稱。王建稱他為弟弟後,大力治理,重視農桑,興修水利,使本來就比較富裕的巴蜀成為真正的天府之國。從907年稱帝到918年去世,王建在位十二年。他死後,該寺的大祖師,神武明惠帝孝文德和謚號,都葬在永陵,也就是現在的王建墓。
永陵地宮入口
王建墓
永陵博物館以永陵地宮為中心,由文物保護區、綜合博物館和園林保護區三部分組成,總面積約5.4萬平方米。其中,綜合博物館、園林保護區免費參觀,文物保護區即永陵地宮免費,每人20元。
永陵地宮
王建的靈柩在任賢宮。
下面介紹壹下永陵博物館的核心區域,永陵。永陵是中國迄今為止唯壹發掘的帝王陵墓,其陵墓在地面之上,這在中國是獨壹無二的。永陵保存完好。墓地呈半球形,高約15m,直徑80m以上。地宮由十四個雙石券組成,分為前室、中室、後室三個房間,總長23.4m,三個房間之間用木門隔開。
與其他帝王陵墓相比,永陵沒有單獨的墓道,其前室相當於墓道。中間的房間是永陵地宮的主要部分。墓室中間有壹個青花大理石制成的須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棺床。有前蜀第壹個皇帝王建的棺材。最珍貴的是,棺床的腰部刻有東、西、南三面24個精美的雕刻。它不僅是不可多得的精美藝術品,也是古代樂舞史上重要的影像資料。
地宮後室有壹座王建石像。石像面部眼神深邃,濃眉,長而準,表情肅穆安詳,與歷史文獻中描述的王建形象基本相似。這尊雕像也是我國歷代墓葬中發現的唯壹壹尊皇帝肖像雕像。
王建的石像,中國古墓中發現的唯壹的皇帝肖像。
永陵地宮北側為綜合博物館區,展示墓葬出土文物及前後蜀的歷史文化。建築群的壹樓是前蜀和後蜀的歷史文化展示。五代前後,蜀國是壹個和平的角落,與中原地區相比,相對穩定,經濟文化發達。本次特展做了全面的介紹。永陵出土文物大部分收藏在四川博物館,綜合館部分展品為復制品。然而,壹系列文物仍在展出,如前蜀周菲墓出土的石像、前蜀永平五年經典的達拉格尼石建築、後蜀孫漢韶墓的棺床構件、王建墓出土的青銅店等,也讓遊客大飽眼福。
綜合館
蜀前後的歷史文化展覽
在綜合博物館展出的王建石雕復制品
王劍女王雕像
前後書文化展示館
參觀永陵博物館時,在建築群壹樓的交流展廳有壹個名為“湯音鏗鏘”的二十四藝伎音樂文化展,免費向遊客開放。我有幸看到了這個罕見的展覽。二十四藝妓音樂文化展分為三個單元。仿唐代樂器、舞蹈服飾20余件,莫1943畫的《二十四歌妓樂》手稿,國畫、詩詞手稿、聲像等。從不同層面展示了成都永陵“二十四藝樂”的文化內涵,為遊客還原了盛唐的音樂輝煌。
24藝妓音樂文化展“唐音龍”
24藝妓音樂文化展“唐音龍”
永陵博物館除了文物保護區和綜合博物館外,還有園林保護區,免費向遊客開放。公園裏種植了許多樹木和花卉,挖了池塘和魚塘,修建了長廊、水榭和寺廟等仿古建築。園中石徑曲折,環境幽靜,風景隨步動。遊客可以忘記城市的喧囂,享受古樸、自然、寧靜、優雅的時鐘景觀。
成都市民在花園區排練音樂節。
永陵博物館公園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