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中國的32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什麽?

中國的32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什麽?

第壹,昆曲

昆曲於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2008年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6年被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8 12,教育部辦公廳公布北京大學為中國優秀昆曲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第二,川劇

川劇分為五個行業:蕭聲、蜀聲、擔、花花和醜角。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成就程序體系,尤其是“三少”,即醜角、蕭聲和肖丹,他們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戲劇表現手法和表演技巧上有許多傑出的創造,能充分體現中國戲曲虛實並存、寫意的審美特征。2006年5月20日,川劇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第三,湘劇

湘劇源於明代益陽戲,後吸收昆曲、皮黃戲,形成了高腔、低牌、昆曲、亂彈的多聲部劇種。劇目以高亢隨意為主,巧妙結合民間藝術和地方語言,富有湖南民間地方特色,如琵琶、白兔、拜月等。2006年5月被列入第壹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第四,木偶戲

木偶戲是用木偶表演故事的戲劇。漢族傳統藝術之壹,在中國古代也被稱為“木偶戲”。2006年5月20日,木偶戲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動詞 (verb的縮寫)清明節

清明節、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除了中國,世界上壹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清明節,如越南、韓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文化部公布的清明節被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百度百科-昆曲

百度百科-川劇

百度百科-湘劇

百度百科-木偶戲

百度百科-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