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年間,金毓夫用自己的世系來判斷民族的尊嚴,而從漢族的正統觀念來看,宋遼金是什麽關系?以宋為主,遼金為從。?現在嗎?大宋史?理論,是直接來自金玉符?優先宋朝,沿襲遼金?無中生有。?大宋史?就是把遼金史帶入宋史,把遼金研究變成宋史研究的附庸,破壞遼金研究的正常發展。?大宋史?不能成立。大宋史?與10-13世紀的歷史無關。?
關鍵詞:遼金史;《大宋史》;傷害?
新世紀以來,遼金史研究進展迅速;但是,也有很多問題,其中?大宋史?是逆流。?大宋史?就是把遼金史帶入宋史,把遼金研究變成宋史研究的附庸,破壞遼金研究的正常發展。盡管東北師範大學的楊樹森教授是對的?大宋史?給個痛批,但是對嗎?大宋史?起源和危害還是需要深入分析,以免走入誤區。?
第壹,?大宋史?的起源?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壹個多民族的國家,但是有些人不願意承認這個事實。他們把少數民族稱為野蠻人,把他們當作動物。易迪不壹樣,像個動物?,表現出對少數民族的極度仇恨,殺戮和征服成為對待少數民族的主要對策。少數民族的壯大,甚至建立王朝,進入中原,甚至引起中原統治者的恐慌,仿佛世界末日即將來臨。在軍事征服的同時,要制造輿論,這是正統。按照正統,只有中國建立的國家是合理合法的,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和王朝是不合理不合法的,這叫什麽?造假?,把它當成?胡人亂花?尤其是中原政權衰弱的時候,正統會特別泛濫。五代時,契丹卷入中原角鬥士,與雲州李克用結盟。石敬瑭甘願做契丹?皇帝?,是主動勾引契丹的結果。篡權奪權的宋釗王朝在征服契丹的戰爭中屢戰屢敗。宋太宗被箭射中,乘著驢車逃回家。最後,他被箭傷致死。結果北宋和契丹結下深仇,在戰場上打不贏,正統觀念也相應加強。所以歐陽修私撰《五代史》(《新五代史》)時,把契丹列為?思怡闌尾?這是正統的明顯表現。對後世影響很大。大宋史?觀點的出現與此有關。?
元朝官員修改遼宋金三史,提出?各有正統,各有其名?,體現了民族平等的原則,是壹種比較科學的做法。但這激怒了壹些明朝文人,因為明朝和宋朝壹樣,也是壹個弱小的王朝,明英宗被蒙古人俘虜,就像和秦皇帝被晉國擄掠壹樣,命運相同。除了悲痛之外,還有人提出重建宋史,將遼金納入宋史,成為宋史的壹部分。安度提議效仿歐陽修。把遼金附在宋姬身上?王鑄撰寫的《宋史·質》和柯惟其撰寫的《新編宋史》,實現了將遼金納入宋史的願望,但沒有得到明廷的重視和認可。?
民國時,中央大學教授金毓夫著有《宋遼金史》。他高度贊揚明代學者將遼金納入宋史的方式,並對正統作了如下解釋:
東正教,也因擅闖蠻夷小國而四夷。所以,我們都是漢人,卻不能為亂闖而正統,也不能為中華而正統,亦帝之君也不能正統。宋朝的君主因為漢族而得到史家的認可,遼金卻沒有。壹個是契丹的,壹個是女真的。他們都生活在中國東北的壹個地方,這個地方不能和北宋相比。黃金大部分被中國奪得,中國與南宋瓜分。曾經,南宋被視為壹個國家。但是,歷史學家仍然沒有把它交給正統,所以他們把黃金當作避秋的方法。我覺得按照民族的理解,應該專門研究宋朝的歷史,把遼金列在外國。王鑄、柯惟其、王維儉已有意改造宋史,於是便有了宋史,可與漢唐、遼金相提並論,而不延易帝以主自居。所以這壹時期的歷史應該是以宋朝為主,遼金次之。?
金毓夫對正統的解釋很簡單,只要君主和皇帝都是漢族人,這就是正統國;君主和皇帝都不是漢人,所以不是正統國家,而是篡奪傀儡政權。這是金對民族的理解,這是他對民族的看法。所以金毓夫是典型的血統,用血統來判斷壹個民族的尊嚴。他從漢族的正統觀念出發,總結出宋遼金是什麽關系?優先宋朝,沿襲遼金?。現在嗎?大宋史?理論,是直接來自金玉符?優先宋朝,沿襲遼金?無中生有,兩者完全壹致,金毓夫是?大宋史?制造者和祖父。?
金毓夫壹方面繼承了明代文人王鑄、柯惟其、王維儉的歪理邪說,另壹方面又受到蔣介石歧視少數民族的影響。民國初主張漢、滿、蒙回藏,五族和解。蔣介石上臺後,五族名存實亡。蔣介石推行歧視少數民族的政策,並將這壹政策貫徹到文化教育的各個方面。金宇富聲稱自己是?遵守規則?編寫宋遼金史作為大學教材。所謂?魔法部印章?即教育部頒布的教學大綱等強制性文件必須體現蔣介石的思想。東北大學教授聲明先生與金毓夫長期曖昧,他不同意?優先宋朝,沿襲遼金?的觀點,解釋說:金是滿族,這是不應該的。只是不能違反教育部的章程,金自然有他的苦衷。如果是這樣的話,金毓夫這麽做是出於不得已,而不是出於本意。?
金毓夫曾長期在中央大學(今南京大學)、四川三臺東北大學、北京大學擔任教授,講授宋遼金史,其學術觀點影響很大。比如遼創建於916年,宋創建於960年,遼比宋早44年。傳統上朝代的順序應該是遼、宋、金。金人因為寫了《宋遼金史》,就把宋朝放在遼朝前面,這是錯誤的,也是不科學的。但受金氏家族影響,長期沿用宋遼金史的理論,壹直沒有得到糾正。在最近的學術著作中,仍然可以看到宋遼金元的提法,或者宋遼夏金的提法。說明糾正學術錯誤需要很長時間,人們常說習慣成自然,這是有道理的。寫壹本書,提出壹個觀點的人,壹定要認真寫,使之正確,減少對社會的負面影響。?
第二,?大宋史?不能成立?
楊樹森先生怒喝道?大宋史?不能成立。他質疑:遼金的疆域比宋朝大很多。宋朝能包括遼金嗎?就國家形勢而言,宋朝只能認輸。宋真宗景德鎮元年(1004),遼聖宗率軍南下,深入宋朝。12月(1005),宋朝被迫與遼簽約?和顏元談?,?和顏元談?按照規定,北宋每年要向遼貢20萬兩絲綢和65438+10萬兩白銀。宋真宗稱蕭太後為阿姨,所以當時人們這樣稱呼她?城下聯盟?之後宋朝受到遼朝強大軍事的威脅,它又簽了壹個協議?富弼和談?,又是宋朝?忍辱加錢?(富弼)宋朝增加白銀10萬兩,絲綢10萬匹。這些事實都表明,遼朝國力遠超北宋,北宋不得不忍氣吞聲,被迫與遼朝簽訂和平協議。?
宋金關系每況愈下。宋徽宗和宋欽宗父子雙雙被擄到郭旭,死於吳國,這不僅載入正史,而且被搬上了戲劇舞臺。這是壹個人們熟悉的事件。宋高宗即位後,金兀術(宗弼)大軍步步緊逼,宋高宗從江北逃到江南,再逃到東海,如同喪家之犬。為了保住王位,他和統治者簽訂了契約?邵星河?。?邵星河?條件更加苛刻,規定南宋每年向金朝繳納白銀25.2萬兩,絲綢25萬匹。宋高宗不得不站出來接受金朝的國書,南宋向金朝投降。天下子孫,正日?實際上,南宋已經成為金朝的藩屬國。這是宋高宗的嗎?與自己和解?。?
以上事實說明,宋朝對遼金來說不是大國,而是喪權的小國。有時出現在宋朝的文告中?大宋?話,只是為了向百姓宣示自己的權力和尊嚴,但面對遼、金,卻是百依百順。這是什麽?大宋朝不打腫臉充胖子!在中國歷史上,宋代是學術界公認的弱朝,只有明朝可以與之媲美,與漢唐的輝煌不可同日而語。金玉符叫宋朝?與漢唐?,純屬美化宋朝,未經許可。?
宋朝不是大王朝,自然不會有什麽。大宋史?是的。那麽為什麽會有人提倡呢?大宋史?,宣傳?大宋史?然後呢。這是壹個發人深省的問題。反映了某些人胃口的惡性膨脹,企圖將遼金史納入宋史,成為宋史的壹部分,恢復明朝文人和金毓夫的夢想。?
有人聲稱?大宋史?由北大和鄧光明提出,但未註明出處。鄧廣明曾撰文批評明代文人柯惟其和王鑄的錯誤觀點。在楊《契丹政治軍事制度研究》的序言中,他有如下壹段話:
元朝史家經過反復討論,終於把遼宋金史收入自己的書中,壹視同仁,全部列入正史。明朝的柯惟其在他的《宋史新編》中,荒謬而迂腐地試圖將遼金視為宋朝的附庸。在《宋史質量》壹書中,王鑄更是荒謬地否認遼金元三朝的存在。但是,他們的謬誤並沒有得到同時代人和後代人的認同,他們的兩部著作自然也沒有得到後代史家的重視。?
鄧廣明是著名的歷史學家。我和他有過接觸,知道他學習很認真。他對柯維琦《新編宋史》和王鑄《宋史質量》的批評表明,他不贊成遼、金為宋屬國的觀點。他怎麽能提倡呢?大宋史?,收回妳的話?懷疑是有人拉大旗做虎皮,以此騙人虛張聲勢,方便樹立自己的權威。?
我國憲法規定公民有言論自由,學術沒有禁區。他們愛怎麽學就怎麽學,別人無權幹涉。研究宋史的人可以涉獵遼金史,研究遼金的人可以涉獵宋史,這並不少見。東北師範大學的楊樹森教授最初從事宋史研究,後來轉向遼金史研究。他寫了《遼史綱要》,編了《遼宋夏金史》,就是壹例。這種事情是個人意誌決定的,不需要宣傳。過度宣傳會適得其反。?大宋史?事實也是如此。?
第三,?大宋史?與10-13世紀的歷史無關?
?大宋史?不能成立,所以改頭換面叫了?10-13世紀中國史?稍微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10-13世紀的中國,除了遼宋金,還有五代十國。五代是唐朝滅亡後北方的割據政權。它們是侯亮907-923、後塘923-936、後金936-947、後漢947-950和後洲951-960。十國是南方的十個割據政權,分別是吳892-937,南唐937-975,吳越893-978,前蜀891-925,後蜀925-964,南漢905-971,楚896-9566。?
北方的五代和南方的十國都出現在宋建國之前,宋朝是在960年陳橋兵變之後建立的,比五代晚得多。?大宋?前朝不能入其中,這是眾所周知的常識。歷史學家通常把五代十國列為壹個獨立的歷史單位。例如,範文瀾的《中國簡史》是第三部分的第三章。大分裂時代——五代十國?第四章是?國內封建主義的進壹步發展——北宋?五代十國列北宋之前。其他歷史學家也是。歷史,顧名思義,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國內國外都是如此。並入五代十國?大宋史?違背史實,恐怕不能成立。宣傳?大宋史?大約10-13世紀中國史會收錄?大宋史?,可以顯示宋朝的偉大。但是,沒有人認同這種違背事實的說法,因為它是錯誤的。作為壹家之言,能否留在歷史上,不能靠自己的誇大宣傳。?
?
既然宋朝的歷史不能與10-13世紀壹致,那麽?大宋史?不是10-13世紀的中國歷史。這個道理很清楚,不用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