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晗,這是明史研究的先驅人物吳晗的代表作。人民社會還是繁體字,大家可能會覺得有點吃力。好像百花文藝社有簡體中文版。
明朝是朱元璋建立的,他的壹些政策和方針對明朝後來的歷史影響很大。甚至可以說,他的壹些治國理念至今仍有影響。要了解明朝,壹定要看這本書。
(吳晗還有《明史簡史》,比較薄的壹本書,是演講寫的,很好讀。通俗地介紹了明朝的大致輪廓和特點,值得壹看。)
2,《明代詳解》上海人民出版社
臺灣省歷史學家勵東方,上海人民出版社。民國時期,勵東方在大後方講三國,據說是空城計,堪比現在的易中天。
梨竹的特點是,他對明代的人和事,壹段壹段地講,講得很詳細,不時有新的發現,帶有口語化的說話色彩。值得收藏。
(以梨竹為藍本,上海人社推出了壹整套關於中國歷史的“詳解系列”,都不錯。)
3,《只是說明朝的十六個皇帝》中華書局
中國社會科學院明史研究室的年輕學者徐文吉與陳世龍合著。這本書作為《談清朝十二個皇帝》的伴侶出版,詳細描繪了明朝十六個皇帝的生活,並在他們的氣質和成就上有所發明。從書中可以看出,玄宗的隱憂,英宗的善良,景帝的成就,武宗的深情,萬歷的有為...這些都和我們平時的印象不壹樣。
在百家講壇講課前,易中天註意到自己寫了壹篇歷史系列的書評。我聯系他,他說“談明朝十六帝”比“談清朝十二帝”好。我覺得原因不難解釋,因為這本書自然流暢壹氣呵成,《十二個皇帝》是從講義上綜合剪輯的。
要想了解明代各具特色的皇帝及其所處的時代,《談明朝十六位皇帝》必讀。
4.明朝發生了什麽?朱元璋娟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那壹年月明。今年三月Tianya.com發這個系列的時候,我看了其中的壹些,覺得很巧妙,很有氣勢。後來壹直有爭議,直到這本書出版。整個過程水到渠成,我們不禁佩服草根史的迅速崛起。對於壹個新手來說,這是壹本最好看的明史。但由於作者的知識背景和網文風格,這本書有點輕,要輔以其他的重磅讀物才能培養和提升:)
(記得之前看過壹本書《戰國恐怖版》,風格和當年的明月差不多。讀起來很輕松,但也很飄,生不逢時。沒有在網上引起較大反響,所以只發了654.38+0萬份。《明朝那些事》很受歡迎,但離K易中天還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