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校園傳統文化,感覺網站上的文章看了很久,作者們的獨到見解壹直縈繞在我的心頭。
印象最深的壹篇文章,題目是《有了民族精神,就等於有了靈魂》。文章的標題突然讓我不知所措。仔細看完,很感動,也有所感觸。
“沒有祖國,就沒有幸福。每個人都必須植根於祖國的土壤。”雖然這是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名言,雖然只是這麽短短的壹句話,但卻深深觸動了我的內心,不可動搖。
然後作者富有表現力的排比句讓我心潮澎湃。作者這樣寫道:
誰能不對世世代代“生於斯長於斯”的祖國有最自然、最深厚的感情?哪個兒子或女兒不把這種對祖國的強烈感情融入生活,使之成為生活中激昂的主題曲?當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升空時,誰沒有為祖國取得的成就感到震驚和自豪?當奧運健兒站在奧運會的最高領獎臺上,誰不為祖國的榮耀而自豪?
這是民族精神最生動的寫照,是作者內心的真實感受。同時也讓我想起了劉翔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奪得期待已久的男子110米欄金牌的那壹刻。那壹幕總是呈現在我的腦海裏,環繞著,不可磨滅。當他跨過最後壹個欄架,快速沖過終點線,以12.95438+0秒的成績為中國體育代表團奪得短跑項目的第壹枚金牌時,我的內心是澎湃的。我想,在這12.438+0秒裏,大家的心情和我壹樣,就像壹條洶湧澎湃的河流。劉翔的金牌不僅包含了他多年的努力和積累的經驗,還包含了激勵他走向巔峰的強大民族精神。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我們所有復雜的情感都得到了升華,自然地與節奏融為壹體,化為醉人的旋律和民族精神。
其實正如作者所說,民族精神激勵我們掌握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和鍛煉我們的各種能力,全面提高素質,為國家多做貢獻。有了信心的支柱,就意味著成功,有了正確的民族精神,就意味著高尚的愛國情操;有了民族精神,就意味著有了靈魂;有了祖國,就意味著輝煌的未來。
我們現在正處於學習階段。讓我們牢記運動員的拼搏精神,弘揚愛國民族精神。好好學習文化知識,長大後為祖國的未來做貢獻!請記住:有民族精神就是有靈魂。
在校園裏讀完中國傳統文化,讀了這本書,我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我更多地了解了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瑰寶和根。這本書介紹了剪紙藝術、中國傳統戲劇、皮影戲等等。
作為壹名小學生,我最喜歡手工剪紙。記得很小的時候,外婆教我剪紙,剪花,剪四瓣五瓣...我奶奶還誇我心靈手巧。每當我在手工課上剪紙時,我總是很興奮。手工課上,我和同學們認真的學習剪窗花,剪燕子,做風車。這些在我手裏壹點都不難。手工課的王老師經常獎勵我紅星...看了這本書,我對剪紙的興趣變得更濃,有了學畫畫的技能,就剪了更多的圖案。今年過年的時候,我剪了各種漂亮的窗花,貼在奶奶家的窗戶上,讓全家更喜慶,也讓過年更美味。中國的戲曲種類繁多,曲調優美,富有地方色彩。
比如中國的京劇,河南的豫劇,浙江的越劇等。作為壹個安徽人,不得不說黃梅戲,深受追隨者喜愛,大街小巷的人都能哼上幾句黃梅戲。去年學校藝術節,我們代表學校排練了節目《黃梅小花》,我是主唱!老師壹點壹點教我們,我們有條不紊的學習,每壹個唱腔,每壹個手勢,每壹個動作,每壹個眼神...我認為中國古老的文化用簡單的語言引導了我們的後代,引領了我們的新壹代。我們將追根溯源,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優秀文化!
是傳統文化走進校園的難得機遇。我校組織全體師生觀看了壹場“民族文化藝術進校園”的演出。這次活動讓我大開眼界,讓我無比興奮和激動。歡快的歌聲和動人的場景壹直印在我的腦海裏。
整個節目豐富多彩,精彩紛呈。印象最深的是壹位“大廚”的精彩表演。他先拿出壹把小鏟子和壹個酒瓶,然後把鏟子放進嘴裏,再把酒瓶拋向天空,但就在酒瓶要落地的時候,被鏟子牢牢接住。學生們高興地跳著舞,歡呼著。在我們的歡呼中,瓶子再次被拋向空中。這次有點困難。瓶口朝下,他用鏟子接住了。這時周圍很多同學都在喊:“哇!哇!太神奇了!”但是奇跡再次發生了,他又把瓶子扔到了空中。這壹次,小鏟子的頭牢牢地插進瓶口,抓住了瓶子。整個現場再次爆發出歡呼聲。然後瓶子被壹個足球代替了。他連續扔了幾次,足球被嘴裏的鏟子牢牢抓住。最後,“廚師”也被現場的氣氛感染了。他拿出打氣筒給氣球充氣,熟練地把它做成各種形狀的玩具給我們看。我覺得:“大廚”功夫沒有“臺上壹分鐘,臺下十年功”是練不出來的!
引起我註意的是川劇中的突然變臉。我看到剛才那個穿古裝的演員是壹張黑白臉。壹揮手,變成了“綠色”的臉,再壹揮手,變成了“紅白”的臉,最後變成了自己的臉。要是我能學會這樣的特技就好了!然後我的課余生活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我最喜歡的歌居然出現在這個節目裏,那就是《上海灘》,而且是用二胡獨奏的。我也喜歡聽主持人唱的《桃花盛開》。我也愛看合奏《西班牙鬥牛士》的三姐妹。壹個用二胡,壹個用笛子,壹個用琵琶。他們演奏得很熟練,他們正隨著節奏做著優美的節奏。我完全被音樂陶醉了,西班牙鬥牛士“鬥牛”的壯觀場面不斷呈現在眼前...活動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操場,回到了教室。衷心感謝母校密雲小學給我們提供了這樣壹個觀看的機會。真希望能盡快再看到這麽精彩的節目!
欣賞了這個精彩的節目後,我更加了解了中國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燦爛輝煌。讓我知道中國藝術是不朽的,它將永遠屹立於世界。作為壹名小學生,我以後會更加努力地學習各種文化知識,弘揚我們的傳統文化,為古老的中華文化增添最輝煌的壹筆。
在寒假裏,我讀了《中國傳統美德故事》中的文章“曾子殺豬”,其中介紹了曾子是孔子的學生。壹天,他的妻子要去市場賣布。為了不讓兒子惹麻煩,她對兒子說,兒子,妳不跟我賣布了。我回來就讓妳吃豬肉。兒子壹聽說有肉吃,就不再鬼混了。當他的妻子回來時,她發現曾子正要殺豬。她很不情願,哭著求他不要殺豬。另壹方面,曾子堅定地說:妳不能食言。既然答應了兒子殺豬吃肉,就不應該後悔。我不想我兒子長大後食言,所以今天我要為他樹立壹個榜樣。於是曾子殺了那頭豬。他的兒子長大後也是壹個誠實守信的人。
看了這個故事,我深有體會。在壹起經常食言,答應別人的事不及時做,因為這樣壹直沒有讓老師和家長生氣。記得有壹次,我媽帶我出去玩,我答應回來寫日記,但是我沒有寫,壹拖再拖,企圖蒙混過關。
現在想想有多不對。孔子曾說:言必行,行必果。壹個人只有說話算數,才會贏得別人的信任。我決心改掉舊的壞習慣,做壹個守信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