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珍愛生命
《孝經》開篇說:“身皮之損,患之父母不敢損。孝順始。”天地間的人是珍貴的,世間的人都是父母所生,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所以,珍愛生命是孝的開始,也是最基本的孝。
2.給養父母
尊重養父母,就是用“真誠的尊重”來“贍養”父母。子女贍養父母是孝順父母的最低要求。子曰:“今之孝,謂之能養。至於狗和馬,都可以養。不敬,有何不可?”意思是:“現在的人只把父母當孝順。但是連狗和馬還是可以養的。沒有對父母的尊重,區別在哪裏?”是的,不敬,無畏,就是不孝。
3、“成之”與“立之”
“承誌”是指兒子繼承父親的誌向。古人主張父母正確合理的意願和事業應該得到支持和繼承,這是很重要的孝道。《偽孔子傳》說:“繼先人之誌,為孝也。”禮記?《中庸》說:“孝順之人,善於承人之誌,告人之事。”這裏的“誌”和“事”,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老祖宗最後的願望、成就和經歷。所謂“立”,就是要有所成就。儒家人生觀主張人要積極入世,為社會做貢獻。
4.“不違反”和“告誡”
古人主張子女要孝順父母,就是要盡心盡力贍養父母,心中要有真摯的愛和敬意。用孔子的話說就是“不違”。“不違”不是指壹味順從父母的意願,而是指不違背良心和良知,壹切發自內心,真心誠意。儒家不講“愚孝”和“愚忠”。
5.謹慎,追求未來。
孝敬養父母、進諫是“做事”的內容,完成孝道也包括“做事至死”的內容,曾子將其歸結為慎終追遠。謹慎是父母去世的葬禮行為,追遠是父母去世的儀式。孔子認為“物死”有兩個方面:壹是以禮葬,二是以禮祭。孔子把“犧牲”作為治國的大事之壹,認為犧牲的核心是“犧牲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