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時空在宇宙中的意義,墨經、經典理論、屍體分別是如何解釋的?
到了戰國時期,後期墨家的論述中專門談到了宇宙的時空意義。墨家之書曰:“於,糜而異。”《經說》解釋為:“宇、蒙、東、西、北、南。”《墨經》說:“長時,甚至當我們不同。”《經說》解釋為:“時間久遠,古今結合。”在這裏,久如宇宙,久如黃昏。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宇宙就是空間和時間。戰國時的石角也有類似的觀點。後人編成壹本書的《死屍》中提到:“上下四面八方,通古今。”空間和時間的統壹在於它們的緊密結合。《墨經》說,“於或徙,據說是在很久以前。”這意味著空間的遷移改變了時間和空間。景朔的解釋是:“張裕有遷徙之地,南遷北遷之地,丹遷莫之地,久遷之地。”這就意味著空間的變化,遷徙依舊,或南或北,時間早晚也相應變化,結果就是時空發生了變化。